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5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18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308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抗战胜利后,对百余万日俘的处理是一个事关国际人道主义的重大问题。中国政府本着“不念旧恶”、“与人为善”的原则,遵循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对日俘采取了一系列善待措施,并在极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日俘遣返工作。尽管在日俘处理过程中,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试图将日俘处理纳入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总体战略,但在共产党人的斗争和努力下,日俘处理的客观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它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仁爱宽大的胸怀,展现了中国政府处理重大国际人道主义事务的能力,而且对促使日本方面反省侵华罪行,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还有力地弘扬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2.
从政府政策定位和收费情况来看,抗战时期公立卫生机构开展的疾病治疗是一种政府补贴性质的福利医疗,与私立诊所和医院营利性质的医疗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在公共卫生事业初创时期,疾病治疗具有让民众尽快认识、信仰卫生工作的独特作用。尽管战时四川公共卫生机构在民众疾病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受制于多种客观历史条件和抗战这一大的政治环境的制约,战时民众疾病治疗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民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53.
周明杰 《领导文萃》2011,(22):81-84
美苏联手劝说国共两党不打内战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欧洲战后事务和对日战争问题。三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雅尔塔协定》。协议规定:苏联同意在德国投降后两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并与国民政府缔结一项同盟条约。有关中国的条件是:保证苏联在大连港的优越权益,恢复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  相似文献   
54.
赵映林 《社区》2013,(17):46-47
罗家伦于清华大学厥功至伟,有筚路蓝缕开拓之功。 担纲清华大学首任校长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收复北京后,北洋政府控制清华的历史也宣告结束;随即却上演了外交部和大学院(由教育部改制而组建的主管全国教育的机构)争夺清华控制权的争斗。经过一番争执后,大学院和外交部达成一致:一、将清华学校改名为“清华大学”,直接受国民政府管辖。  相似文献   
55.
<正>1938年初,蒋介石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改组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组之前,国民党军队是没有政治部的,只有政训处。当时在武汉委员长行营中有个第六处(即政训处),陈立夫任处长。政治部是把  相似文献   
56.
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七七事变以后国民政府不断完善对日宣传组织机构。本文试图探讨国民政府在1937年到1945年对日本的宣传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为了应对抗战的特殊局面,国民政府设置了针对日本的专门的宣传机构,这些机构在抗战期间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为抗战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7.
从1927年5月到1932年1月的5年中,国民政府为应付庞大的军政、债务费用的支出 ,发行了10亿多元的内债(internal bonds),而为这些内债提供担保的各种税收,在“九· 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急剧减少,国民政府不堪重负,遂于1932年2月进行公债 整理,其主要内容是:每月由海关税项下拨出860万元,作为偿付所有债券本息的基金;除 极个别公债不变外,所有债券均改为年息6厘计算,还本期限悉延长为以前的一倍左右,等 等。公债整理案的实行,对当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斗争中,神州大地的正面战场,进行了20多次激烈大会战。当时,国民政府军队的装备十分简陋,可说是以血肉之躯,对抗日本侵略者的坦克、飞机、大炮、毒气,景象十分惨酷。据有关刊物统计,从1937年7月至1945年6月,国民党军队浴血搏斗,打死打伤日本侵略军133万人。国民政府军也付出重大代价,牺牲123位将领,伤亡380多万将士,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9.
吕峥 《源流》2011,(3):6-13
70年前,1941年的1月,皖南事变爆发,这是国共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一串看似偶然的随机事件链接在一起,背后是国共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并对  相似文献   
60.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适应战争环境,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以开发西部,如调整经济管理机构、实行统制经济等。固然,这些措施对西部的开发均有一定影响,但真正对西部开发产生直接和重要影响的,应属将国家经济建设重心西移和将沿江沿海工业内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