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曹秀华 《云梦学刊》2005,26(4):59-61
十六世纪以来,太湖流域以南广大农村地区租佃制兴盛不衰,一度成为主流的生产关系。之所以如此,一要归之于租佃制在土地权属关系上的优势,其次是由于它在经济绩效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土地作为重要的资源和资产,是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最基本、最重要的不动产。土地产权的归属要通过土地登记才能明确,土地登记中权属调查是土地登记的重要的内容和程序,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和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土地征收中土地权属调查是维护农民利益、农民集体利益、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它的准确性、正确性对维护土地市场秩序、维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预防和调解土地权属纠纷、保护监督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土地权属争议不同于其他涉地纠纷,依法由人民政府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的调处在范围、主体、性质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必须与土地登记、土地确权和行政调解等相区别.在实际调处中,应遵循现有利益保护、从现实出发尊重历史和行政处理先行等原则.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土地整理中土地权属调整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分析我国当前土地整理及其权属调整立法与运行机制的现状入手,分别就农村土地整理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农村宅基地权属的调整以及整理后新增土地的发展权配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完善土地整理立法、健全土地权属调整运行机制以及注重土地权属调整中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是政府部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基本手段与工具,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非常直白地将其解释为"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在现代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不仅仅是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的事情,还受到非政府组织、公众舆论、大众媒体的影响。因此,在公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理中的土地权属调整——以山东省阳信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权属调整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也是一种利益敏感的行为,又是土地整理必然涉及的一个环节,是土地整理工作的核心,同时是土地整理区别于其他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特征.以山东省阳信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从进行土地权属调整的意义、土地整理中涉及的土地产权及其界定、土地整理中土地权属调整的原则、土地整理中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土地整理中土地权属管理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几个方面对土地整理中的土地权属调整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征地矛盾是转型期我国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征地由一种普遍现象演变为社会问题,是征地制度体系碎片化、地方政府选择性政策执行、被征地农民互渗型利益表达这三重逻辑互构与耦合的结果。制度体系的碎片化构造了征地现象问题化的外在环境;地方政府和被征地农民对碎片化政策“理据”的选择性运用使征地问题凸显和激化:地方政府选择性政策执行和被征地农民的互渗型利益表达使征地利益博弈过程趋于策略化和复杂化,导致征地冲突问题频繁发生。鉴于此,应以征地制度的顶层设计避免征地政策的碎片化,以法治化约束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行为和被征地农民的利益表达行为,通过征地利益行为的分类治理等措施预防和化解新时代背景下征地现象的“问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不明晰,引发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自然保护区相关利益群体的角度,进行了土地权属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和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全省21个市州182个县级调查单位均已完成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调查任务,统筹整合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建成了集遥感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基本农田数据、土地权属数据为一体的省、市、县三级土地利用数据库。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一些地方农民自发交换合并土地探索的总结和提升,广东省清远市近年在全市以村民自治方式引导农民自主推进土地整合,不仅便利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治理了承包土地细碎化问题,而且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激发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与之形成对照的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虽然在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主体地位缺失、权属调整不力等重大缺憾,影响了农村土地整治功效的正常发挥。当前,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需要借鉴清远市推进土地整合采取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如赋予农民真正的主体地位,扎实开展土地权属调整,统筹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和相关社会资本,以及专业部门做好业务指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