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5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398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725篇
人才学   82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2217篇
理论方法论   895篇
综合类   4442篇
社会学   732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693篇
  2013年   663篇
  2012年   709篇
  2011年   888篇
  2010年   708篇
  2009年   662篇
  2008年   780篇
  2007年   574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透视明清社会救济史发现,国家荒政的衰败和基层社会自治化倾向的加强,由乡绅倡率的民间社会救济活动不断兴起,但民间力量的生长空间在于不能动摇封建专制统治的根基。在中国传统文化笼罩和社会层级结构固化中的民间社会救济力量,断然不能成为公民组织成长和公民社会形成的“基因”。“双回归”——慈善救济活动回归社会事业本位、政府回归其仲裁者和监督者本色的总趋向,仍将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22.
《中文信息》2007,(12):15-20
薄荷片推荐:阿坝县莫郎节藏语称“莫郎切莫”,意为传诏大法会,它是藏区规模最大最隆重的宗教节日庆典,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大型的诵经、跳神、降神、驱鬼等宗教活动,各种奇特的宗教祈祷仪式、佛像、藏戏服装面具、鼓号法器、唐卡、酥油花等宗教文化、艺术瑰宝尽展人们眼前、整个节日笼罩在神奇神秘的宗教氛围之中  相似文献   
23.
现代国家实施公民教育,努力避免某一宗教活动侵入学校教育的公共领域并获得优势;现代民主国家实行政教分离,在各宗教中保持中立的法律原则;在公共教育领域,国家保障公民人格教育的普遍一致.同时,现代国家承认各宗教的宗教教育及其教义具有正当性并给予合理支持;国家为宗教积极参与社会公众的事业提供必要的法律指导,宗教也积极适应现代社会,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4.
席勒的思想中,存在着对宗教的批判和赞扬的矛盾。席勒相信人的自由和美德及神的存在,世俗的宗教压抑人的自由,所以受到席勒的批判,而作为审美假象的游戏的宗教,对人性的和谐起着导向作用,因而受到席勒的赞美。在席勒看来,人性的和谐并不是审美教育的完成,真正自由的人必须具有道德修养,这需要借助于崇高。而代表人类神性的宗教,作为一种典型的崇高,实现了人类的自由、美德及神性的统一,对人类的精神起着提升作用,因而得到席勒的充分肯定。以人性的完善为准绳,席勒批判否定人性完善的世俗宗教,赞扬肯定人性完善的神性宗教,这就是他在宗教观上产生矛盾的原因。  相似文献   
25.
郝瑞斌 《兰州学刊》2006,34(10):13-14,20
普列汉诺夫并非天生就是科学无神论者,其宗教思想的最终形成是其艰苦探索的结果。重视培养人的品格,注重学习和钻研自然科学,全面深入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探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他探讨、阐发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时由于脱离当时俄国的实际斗争、忽视自然科学等原因而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26.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民政府开发西北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民众的宗教生活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具体表现为佛教信仰衰而复振,基督教信仰趋于兴盛,伊斯兰教活动与时俱进,道教信仰的衰落与留存;民间诸神信仰并行不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西北地区民众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27.
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形成于19世纪初,到索洛维约夫那里已经成熟,20世纪初的俄国宗教哲学复兴运动是这一传统的最高成就。十月革命后,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在国外获得延续和发展,20世纪下半叶,随着其主要代表们的相继离开人世而逐渐衰落。俄国宗教哲学传统的基础、背景和语境是东正教,东正教信仰是俄国宗教哲学创造的内在动因和源泉。西方哲学是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得以形成的外在因素。正是西方哲学的世俗化倾向引起俄国哲学的反抗,对世俗化的抵制使俄国哲学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俄罗斯理念这一独特主题使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俄罗斯宗教哲学传统在当今俄国获得复兴,并得到世界哲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8.
《社会科学论坛》2008,(3):F0002-F0002,F0003
王毅,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曾发表中国哲学、文学、史学、民间宗教、古典园林、造型艺术、“文化大革命”研究等方面的著述数百万字。近年来主要从事对中国专制社会晚期制度形态的研究,其成果集中于2007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相似文献   
29.
如何经营管理“慈善超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全永 《社区》2004,(11):27-27
“慈善超市”起源于美国的“好意慈善事业组织”(Good Well),它是非营利机构开办的一种免税“公司”,成立于1902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总部设在洛杉矶,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并在世界37个国家中有会员。其主要业务是接受、处理、销售市民们捐赠的旧物,用销售这些物资得到  相似文献   
30.
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此中央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指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将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纲要》要求大力提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全体人民中形成普遍认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