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2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主持人话语:李虎,温兆海都是研究东北亚文化的学者.学者们认为自古以来东北亚无佛祖,但东北亚有真经,东北亚青山绿水八万里,分不开的缘分是文化.悠悠远远五千年,分不开、扯不断的文化基因是儒学的合理部件,这就是东北亚的真经.研究东北亚文化的东北亚学人,从文化的内在联系中探讨东北亚文化的本质,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相似文献   
52.
虽有争议,但王阳明多次提到"实学"的概念,他的心学实属实学。他的实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特征:知行合一,力行实践,辨别义利。阳明实学与我们理解的近代实学,以及新实学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恰为清理近代实学思潮的流弊和研究新实学的走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3.
宋代实学获得繁荣发展,与宋代科举制的繁荣发展密切相关,正是及第进士人数大增,使更多的读书人看到进入体制的希望,进入体制需要按照官僚体制的需求塑造自己,既要研读科举考试所需要的诗赋经史学问,也要顾及到成为官僚后所需要的技能。在这种大背景下,实学兴起,沈括、秦九韶这些享誉世界杰出科学家的成就明显表现出官员"科学家"科学研究的旨趣。同时不应该忽视的是,宋代在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背后,并没有改变中国历史上一以贯之的东西。从宋代开始,科学多被纳入实学的范畴,直到近代西方科学传入中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科学也没有走出实学的窠臼,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用"一直是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54.
赵瑛 《唐都学刊》2000,16(2):67-70
文章对清末陕西的中体西用思潮传播及其特点作了初步探讨 ,并对思潮的影响及局限性进行分析 ,提出了陕西中体西用思潮与其他地区相比既有共同点又有独特之处 ,且与后来的陕西辛亥革命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明清实学思潮的发展阶段、主要特征及其现实意义进行论述 ,认为爱国“经世”的实学优良传统 ,应予继承发扬 ;“起旧图新”和求实致用实学的核心内容 ,对现实有启迪作用 ;借鉴实学正确处理“正德”、“利用”、“厚生”三者关系的经验可为现实服务。  相似文献   
56.
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新市民阶层的出现,经学教育开始日趋衰落。随之而兴起的,是具有这个时代特征的实学教育思潮。科技教育课程最先出现在私学中,后逐步在官学中兴起。科技教育课程的产生一是明中叶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对科技的需要;二是"西学东渐"对其产生了直接的推动和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57.
阮元对中国传统孝观念的阐发 ,显示了他学术和思想的渊博精深。阮元对传统孝观念研究的新贡献主要表现在 :孝的实质在于实行、实践 ;孝是社会教化和德治的最基本内容 ;孝与性命相联 ,而并非情貌等外在表现。阮元对传统孝观念的新发展 ,在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其借鉴意义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58.
郝经作为金朝灭亡后南北方理学思想交融初期的实践者,以“夷夏互变”思想和践履“实学”为核心,发展改造了程朱理学的部分思想,以适应北方的学术土壤。同时,郝经的思想也时见矛盾之处,正反映了不同学术思想汇合时不可避免的磨合。  相似文献   
59.
在文明论方面,福泽认为文明是人类智、德的进步,依据这种观点,福泽对东西方文明、尤其是日本与西方的文明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比较,得出东方文明、日本文明落后于西方的结论,并因此提出要抛弃传统文明、尽量吸取西洋文明以赶上或超过西方的主张。在启蒙思想方面,福泽主张以人权(民权)、实学(科学)来对国民进行启蒙,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培养人们的独立精神。  相似文献   
60.
本文针对美术教育中的“技”与“艺”的辨证关系,立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发端,着重辩析中国近代美术教育起源之因及发展概况。“科学”与“实业”成为近代美术教育的主要推动力,因而,近代美术教育乃是从“实学”角度开端,重“技”,以培养实用的美术技术人才为目的;随着近代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美育”思潮的推广,“技”与“艺”在平衡中,更重视对于崇高精神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探索近代美术教育发展中这一有意义的“微变”,不仅可看出其对当代美术教育格局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也足以引起我们对美术教育思想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