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87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96篇
管理学   1002篇
劳动科学   58篇
民族学   290篇
人才学   326篇
人口学   46篇
丛书文集   3654篇
理论方法论   591篇
综合类   8465篇
社会学   1079篇
统计学   11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469篇
  2014年   866篇
  2013年   765篇
  2012年   935篇
  2011年   1036篇
  2010年   1044篇
  2009年   1047篇
  2008年   1347篇
  2007年   1086篇
  2006年   885篇
  2005年   838篇
  2004年   766篇
  2003年   618篇
  2002年   567篇
  2001年   511篇
  2000年   424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22.
本文以网购旅游者为调查对象,分析其网评使用习惯及其在网评奖励效果作用下对网络评论效用发挥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网评使用习惯和网评奖励效果都对网评效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网评使用习惯的影响力大于网评奖励效果。同时,网评奖励效果对网评使用习惯与网评效应间的关系具有显著负向调节效应,它削弱了消费者网评使用习惯对网评效应的影响;但消费者的网评使用习惯不通过网站的网评奖励效果对网评效应发挥作用,网评奖励效果不具有中介作用。可见,在网评使用习惯、网评奖励效果和网评效应三者关系中,网评使用习惯是个独立的影响因素,它并不通过网评奖励效果发挥作用,并且由于网评奖励效果的加入,反而削弱了网评使用习惯对网评效应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对于网评奖励政策的效果,需要客观辩证地看待,不应一味夸大。  相似文献   
23.
24.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是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审美精神也正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天人合一原初意识、儒、道、释及堪舆的天人合一思想对其施加了巨大的理性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25.
张涵从接受美学、社会学、系统论和美的生成说的角度 ,把艺术看成一个系统、一个历史过程 ,从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欣赏的有机联系中考察艺术的本质 ,从而得出审美特性为艺术的本质属性的结论。这一结论无论从艺术原理看 ,还是从艺术实践看 ,都显示出较大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6.
文学创作是非文学因素的审美性人格化转化.文学创作是一种非文字因素的审美性人格化创作构架,统摄了再现说、表现说与形式论的创作范式,体现了文学创作的人性特质.从分侧面考察,它具体对象化为再现、表现与形式建构等三种基本操作手法.  相似文献   
27.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应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在重视德育、智育、体育教育的同时 ,还应重视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大学实施审美教育 ,能陶冶人的情感 ,净化人的心灵 ,开启人的智慧 ,有利于大学生精神素质的提高 ,还有利于大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 ,更有利于大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8.
寒天中高耸瘦骨的孤鹤——论孟郊诗骨寒神清的审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研究孟郊诗比较重视其“寒”的一面 ,而对其“清”的一面往往注意不够。其实他的诗 ,寒于其骨 ,清于其神。唐人评孟诗已提出“清奇”之说 ,清奇不但是孟诗凄寒一面的补充 ,也是风韵的体现。这位不平则鸣、超凡绝俗的孤鹤般的诗人 ,正是以气质的脱俗、表现的新颖、意境与情趣的凄冽和古雅 ,向世人展示其诗篇的“清奇”的诗美内涵和风韵。  相似文献   
29.
比拟辨析     
比拟是汉语中重要的修辞格,这里从比拟的定义及特征、比拟的分类(拟人和拟物)、运用比拟的效果、比拟的运用、比拟和比喻的区别五个方面对比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辨析,让读者对比拟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从而正确地运用这一辞格。  相似文献   
30.
比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有:形象美,情感美,新奇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