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3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288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42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3307篇
理论方法论   674篇
综合类   4936篇
社会学   335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508篇
  2012年   618篇
  2011年   717篇
  2010年   613篇
  2009年   683篇
  2008年   760篇
  2007年   714篇
  2006年   635篇
  2005年   585篇
  2004年   537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论和谐社会的政治制度根基——宪政民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制度着手,其制度根基在于宪政民主制度.宪政限制公共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强调法治秩序,实现公权与民权的平衡,民主与法治、自由的均衡,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协调,多数人的自由权利与少数人的自由权利的协调发展,从而使社会的政治制度安排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政治制度的保障.只有政治上的制度安排达到一种和谐和均衡,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2.
物权公示效力之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雪梅 《学术交流》2005,7(9):51-54
物权公示的效力,是物权公示制度的一个基本内容。以物权公示兼具物权权利公示和变动公示的性质为基础,国际上对物权公示效力的立法形式主要有成立要件主义和成立对抗主义,但有关物权公示效力的立法原则并不绝对,即便兼采成立要件主义和成立对抗主义的立法原则,也有所偏重。完善的物权公示制度应是维护交易的同时维持交易安全。国际上的有关立法对我国正在构建的物权公示制度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3.
胡军被许多影评人士誉为中国的“施瓦辛格”,原因当然是他在众多优秀影视剧中扮演的一系列硬汉形象。然而,心理学中说,越是硬汉般的男人,内心越是渴望柔情,所以在见到胡军前,我最想探究的便是生活中胡军柔情的一面,我的采访是从胡军回忆他的童年开始的。  相似文献   
54.
拒斥还是辩护: 全球化中的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遍和特殊或共相和殊相、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最古老的哲学问题之一.在全球化时代,这个问题又重新焕发了活力.全球化过程内在蕴涵着普遍化和特殊化双向运动的悖论.全球化本身即意味着普遍化.无论是地方性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全球性的普遍意义,还是某种规则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奉行和遵从,都意味着或要求某种普遍性.但是全球化并没有也不可能消灭多样性和差异性.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之争主要集中在价值和价值观领域.以普遍主义姿态出现的"全球主义"意识形态,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普遍性,而是某种特殊主义的普遍化,即"西方中心主义"冒充"全球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是一种盲目排斥外来文化、拒斥普遍性的典型的特殊主义.只有在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性.为此,必须抛弃对自身特异性的自恋,接纳现代文明的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55.
科斯的方法特别强调相互性,从而导致我们从总体的角度看待法律问题.交易成本是法律经济学的关键词,交易成本主要来自于策略行为,所以现实中的科斯命题放在法律博弈论框架下会得到比较好的理解.纳什均衡的自我强制性为法律实施的有效性提供了基础,由此我们初步提出了法律实效主义大纲.  相似文献   
56.
中间党派在1945年10月民盟"一大"纲领中设计出一套"中国型"的宪政模式。所谓"中国型"的宪政模式,就是中间党派吸收了西方宪政中政治民主的内容后,又注入了经济民主的内容。这是中间党派在中国宪政史上为中国设计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宪政模式,但有关这一宪政模式的研究,目前史学界几乎无人涉足。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中间党派设计的这套"中国型"的宪政模式与西方代议制政体模式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进行系统比较,旨在说明中间党派所设计的这套"中国型"的宪政模式的特质是:英美的政治民主加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相似文献   
57.
许多评论家在分析美国计划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时,总是将石油作为其开战的一个动机。但是,那些战争的决策者们更关心的远非经济因素,而是意识形态和策略上的考虑。布什政府中就充斥着这样一批决策者,他们长期以来力主美国应该运用其绝对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根据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模式来重建世界。  相似文献   
58.
杜承彪  叶朋 《理论界》2004,(6):143-144
公司是按照权力制衡的宪政模式建立起来的,其正常运行是依靠股东行使权利和公司管理机构行使职权实现的。但权利制衡有时会导致公司不能作出任何决策和行动。如果两个股东或者两个小集团相互制约,使对方都不可能有效地控制,就会出现公司僵局的结果。僵局可能发生在股东之间,也可能发生在董事之间。如果股东陷入僵局,公司能在现任董事领导下继续经营,通常的规则是董事为公司服务到有继  相似文献   
59.
随着20世纪90年代冷战的结束,深入探讨世界秩序的深刻变化及其走势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界学者的必要课题。学者们对此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理论阐述,本文主要是分析新葛兰西主义与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差异,阐述新葛兰西主义的理论内涵及其对霸权、世界秩序等概念的重新定义。在此基础上,笔者初步分析了世界秩序变革的根源或动力、主体以及途径或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60.
西方宪政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踏入西方宪政的文化历程 ,追寻西方宪政的文化源头 ,解悟西方宪政的文化底蕴 :其中 ,基督教的性恶论是西方宪政的文化根基 ;社会契约的政治化是西方宪政文化的逻辑起点 ;人本主义的崛起是西方宪政的文化内核 ;法治传统的近代转型是宪政理想的实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