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30篇
管理学   5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30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410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927-1949年,毛泽东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取向,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一时期,国民党坚持以封建文化和法西斯思想建国的文化取向,因其与社会发展方向背道而驰而遭到失败.  相似文献   
42.
1914年5月,章士钊在日本东京创办了《甲寅》(月刊)杂志。在该杂志上,围绕着对袁世凯帝制的批判,章士钊发展了一套系统的批判封建专制的理论。他以调和论为哲学依据,认为封建专制政治好同恶异,消灭了自己的异体,违背了事物的调和律,必然导致自我毁灭。由此,章士钊具体分析了封建专制毁灭的机理。本文认为,研究章士钊批判封建专制的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本人的政治思想,而且也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董仲舒是西汉时的大儒,他的思想体系庞大而复杂,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许多方面。他的法制思想对中国的封建统治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的原志定罪论的影响较为突出。本文旨在对董仲舒的原志定罪论展开讨论,探讨董仲舒的法制思想。  相似文献   
44.
雷池月 《领导文萃》2007,(9):108-113
做宰相难,原因在于他处在封建政治的枢纽位置。君相、君民、官民、官府、僚属各种矛盾在他这里汇集。这就要求他不仅有远见卓识,能知人善用,更要能宽容大度(忍人之所不能忍)。协调平衡各方面的关系;而且还要善于揣摩圣意。因势利导,把体制的缺陷所可能导致的恶果减低到最小程度。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十一世纪的中国,基本上达到了贤相标准的有好几位,当然都不够全面。其中比较突出的典型应当首推王旦。  相似文献   
45.
明末启蒙学者的封建、郡县之辨实际上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以"公天下"论为理论依据,要求君主以公心治理天下,反对君主专制。二是以人性自私论为依据,肯定天下人的私心私利,进而将君主公心解释为满足天下人的私心私利。两种理论都可以推导出对封建制某种程度的肯定,不同处在于,人性自私论否认治权在君,不再寄希望于君主的个人道德,这就为明末的封建、郡县之辨注入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46.
宁蒗 跨越 俗称小凉山的云南省宁蒗县,历史上曾被外界称为“天下神奇诡秘杂揉之处。孤悬江外情形特殊之区”,是个由原始共耕制、奴隶制和封建领主制等多种社会形态共存,经过民主改革于1956年成立彝族自治县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县份(简称民族直过区),这种“隔夜不同天,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性嬗变,是人类社会发展形态中的特例,系全国第一批272个贫困县之一。1951年和1957年,  相似文献   
47.
写出人的现实困境 —— 论《伤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逝》的主旨不仅仅是对封建道德的批判 ,它更深刻的思想意义在于表现了鲁迅对于爱情婚姻问题的全部哲学思考。《伤逝》对于爱情 ,人性以及新的道德都提出了质疑 ,这是由于 ,对于人的现实困境来说 ,永远都不可能存在着一个完美无缺的世界  相似文献   
48.
霍尔顿首先对“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命题提出质疑,认为与其说11至14世纪的“封建”时代有因素对资本主义过渡发生作用,不如说公元1000年前的“前封建”遗产更具意义。他重视的是所谓“后封建”时代(15至18世纪)的因素,认为只有后封建国家实行高度有效的中央集权制,又有土地所有者各阶层积极的进取态度,才能导致和完成资本主义的全面过渡。英国的成功自不必说,荷兰、西班牙、法国各有自身的缺陷,普鲁士则可视为后来的成功者  相似文献   
49.
樊端成 《天府新论》2008,3(2):135-138
为解决农民问题,实现天下"太平",太平天国提出了自己的经济政策主张.由于一些经济政策主张是错误的,直接违背农民的利益,而另一些经济政策主张又未能实施,农民问题依然.但是,太平天国平分土地的主张否定封建地主所有制,有利于农民摆脱封建剥削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同时,太平天国主张发展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有利于"跳出"农业解决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50.
1919年,官商合办的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在京西石景山建设炼厂,北京近代黑色冶金工业由此起步.其时,北洋政府换届频仍,军阀混战,时局动荡.石景山炼厂的建设是中国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融合,引进西方技术自主开发资源和发展大工业的早期尝试.但在外国资本的强大压力和社会动荡的影响下,内忧外患,资金短缺,于1923年停建,只完成设计工程的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