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40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9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97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袍哥即四川的哥老会,是从清朝到民国四川社会影响最为深入广泛的秘密社会组织。依赖五种不同的文本,即档案、社会学调查、小说、回忆录和文史资料,通过在方法上进行新的探索,可以超出国家和精英的话语,从多角度考察基层袍哥的背景、活动和日常生活。这些资料都从其特定的角度,分别描述了1940年代四川乡村袍哥的不同故事。从微观的视角,探寻四川乡村袍哥与地方权力操作的细节,能够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个组织在社会基层的角色和作用,特别是通过一些袍哥成员的个人经历,从最基层来建构袍哥的历史和文化。  相似文献   
132.
两宋时期,巴蜀地区的特色产品通过长江水道运往全国各地,甚至走向了海外市场,包括境外在内的其他地方的产品也得以进入四川。长江在交通东西部人流和物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更为广阔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33.
若问青岛哪个菜系晶火爆,当属川菜;若论哪个店里的川菜最正宗,吾窃以为,当属“巴蜀布衣”。  相似文献   
134.
黄圭 《天府新论》1997,(1):94-95
在璀灿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少地域性文化极具特色,因而显得特别重要,如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等就是如此。近年来日见丰富的出土文物,证实了巴蜀文化不仅历史悠久,文明程度极高,而且精湛绝伦,引人注目,三星堆及成都附近的文物发掘,简直新人耳目,轰动了文化界。此外,作为巴蜀文化的重要构成部份,云蒸辈出的巴蜀精英和他们那些别具一格的人文著作,是那样的辉煌耀眼,独具特色。近日由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政协刘安遇、胡传淮整理校辑的《王灼集校辑》就是林林总总的巴蜀文化精英的著作之一,日前已由巴蜀书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35.
巴蜀文化的历史特征与四川特色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开创性、超前性和追求完美性的结合 ,这就是我们建设四川特色文化的方向 ,这就是我们通过对巴蜀文化历史定位和历史特征的研究得出来的一些认识。因此 ,加强对区域性文化的历史定位和历史特征的研究 ,对于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域性特色文化 ,促进西部大开发 ,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6.
本文从晚唐五代宋初四川、陕西、甘肃之间的交通路线着眼,用历史文献的研究方法,深入挖掘敦煌文献里包含的历史、地理价值,探讨唐宋时期信息的传递的具体过程,以研究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的细节风貌。  相似文献   
137.
《绣荷包》是中国广泛流传的民歌,其蕴含的传统意义上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来源于女红,转换为歌唱,在民歌《绣荷包》中蕴含了古典形态的情感因子。四川地区的绣荷包又有其巴蜀文化特色。本文以四川地区民歌《绣荷包》的歌词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比对,以呈现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8.
中国风俗学起源于<诗大序>.风俗与民俗范畴相近.巴蜀民俗不仅仅指巴蜀乡俗.巴蜀乡俗曾为中华风俗贡献许多新内容.  相似文献   
139.
谭继和 《四川省情》2008,(11):47-48
四川是巴蜀文化永恒的故乡,至今已有4500年以上的文明史。巴蜀文明是和城市文明同时诞生的,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又有悠久的与华夏文明认同、交融的历史。在历史文化变迁的长河中,源远流长的巴蜀名城和古镇成为文明的结晶和展现巴蜀文明光辉的载体。  相似文献   
140.
张飞祠庙在历史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明清更是遍及全国各地。考察巴蜀幸存的张飞祠庙,其起源、演变各有特点。"蜀所在有侯庙"是历代统治者大力推崇的结果,而民间对张飞的崇拜是加速其祠庙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