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40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9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97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民间政治源自江湖世界,它是对主流社会秩序的对峙、拨离,是对主流社会的挑战与破坏。袍哥民间政治源于巴蜀民间隐秘帮会组织袍哥,它对近现代巴蜀主流社会造成冲击甚至破坏,无论是啯噜、李蓝起义还是打洋教、保路运动,均显示了袍哥民间政治的威力。保路运动后,袍哥公开化、合法化,袍哥民间政治从过去的隐秘公开走向巴蜀现代社会舞台,并逐渐渗透到巴蜀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阶层,成为主宰巴蜀社会的重要力量,对巴蜀现代社会给以控制、影响。对袍哥民间政治的认识,既要看到其正面历史意义,亦要看清其丑恶的反动性存在。  相似文献   
32.
巴蜀短波     
成都举办创业项目展示会;资阳推行个体参保缴费银行代收;绵阳调整提高生育保险待遇水平;达州部署就业再就业工作;德阳为60余名民工追讨工资4.2万元;南充打造四大劳务品牌;平昌县学习贯彻《集体合同规定》;仁寿县强化乡镇劳动保障职能;富顺县推进高风险行业参加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从区域文化的角度考察了现代四川文学的幽默风格。文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笑料这是巴蜀式的“调笑风格”,经由区域文化的塑造,现代四川作家较多地继承了这一传统,因而表现出了与京派作家相近的幽默追求,但与之同时,他们又饱含了一种深刻的理性思考,并由此实行了对区域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34.
文章综述性地介绍了在四川省首届蜀学研讨会上,各位学者关于蜀学称谓、研究对象以及蜀学与巴蜀文化关系等问题的观点,并对他们所提交的论文作了分门别类的评述。  相似文献   
35.
2008年12月,清华大学组织的全国26所重点中学校长论坛上,重庆巴蜀中学校长傅唯泉的精彩演讲博得阵阵掌声。他指出:一所学校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实力,不是看它的硬件设施和经济背景,也不是看它现在在社会上有多大的影响力,而是看  相似文献   
36.
在清代词史上,蜀中本是薄弱地带。漫漫二百年,仅清初先著、清中叶李调元稍有名而已。清末民初,蜀中词人群体异军突起,大放光彩。本文以朱德宝、赵熙、冯江、李穆宣、林思进、周岸登等为例进行个案剖析,意在凸显各词家特点的同时,展现这一时期巴蜀词坛的整体风貌。其中特别指出赵熙面对忧患时世,其所谓"不知而作"、"自鸣其秋"首先是不能已于言,其次在艺术宗法上也必然不束缚于某家某派,而是自求情性之适,从而蔚然为西川词宗。林思进感时伤乱,词集中的田园题材不仅多,且佳作琳琅,足为辛稼轩、陈迦陵、陆震、郑燮以来的"田园农事词史"生色。而周岸登氏虽不免晦涩好奇之病,其才也有难副心志处,然而笃力为词,敢拈大题目,风格也力求变化不拘囿,百年蜀中,其位置当居香宋词人之次席。他们构成了清末民初巴蜀词坛的主要创作阵容。  相似文献   
37.
清代四川才子李调元对巴蜀文化最为钟情。李调元时代,正值清代初年,面对当时巴蜀文化一片凋落和衰败的情况下,李调元倾力刻印书籍,复兴蜀学。广泛采集蜀人作品,对乡邦文献作了完好保存。同时对整个巴蜀大地,也作了倾情歌咏。对地方戏剧的着力扶持,至今仍有其非凡意义。李调元于巴蜀文化的振衰复兴之功,值得用心考察。  相似文献   
38.
袍哥是巴蜀近现代社会失序的产物,它分为清水袍哥与浑水袍哥,这对巴蜀近现代社会以及巴蜀民众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反映巴蜀独特地域民风、民情的一些巴蜀影视剧对清水袍哥与浑水袍哥在巴蜀近现代社会的情状都有独特表现;该类影视剧无论在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袍哥语言的独特表达,都充分展示了盛行于巴蜀近现代社会独特的袍哥文化。本文主要以袍哥题材的巴蜀影视剧为对象,对清水袍哥、浑水袍哥所展示的袍哥文化给予探究。  相似文献   
39.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上海200241  相似文献   
40.
“四川方言”应当改称为“巴蜀方言”。“巴蜀方言”这一称谓既反应了古巴方言和古蜀方言的历史承传性,又反应了巴、蜀两地传统地缘、人文关系。巴蜀方言重庆话是重庆直辖市的代表方言,其语音特点非常鲜明。本文以重庆城区话为对象,考察重庆话主要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