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4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6篇
丛书文集   186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671篇
社会学   98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随着国务院《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颁布实施,红色文创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延安市作为红色旅游圣地,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发展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对地方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延安市红色文创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创新产品体系,增强产品功能,确立营销语境,建立文创产品研发激励机制,培育文创团队,有效促进红色文化和文创产品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加强党建工作的经验。认真研究和总结这一时期的党的建设经验,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借鉴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经验,必须坚持把思想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把党的建设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坚持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主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个党的建设的本质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局部执政的十三年,经历了土地革命后期,抗日战争时期至解放战争胜利前夕这一复杂的时局阶段。党在这一时期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深入人心,团结了一起可以团结的力量赢得了最后革命的胜利。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针对不同阶级的群体采取了各种方式方法,营造了一种新的环境,使得大众在"润物细无声"中完全接受了中国共产党,达到了空前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方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忠实地记录并蕴含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同样,延安方言之中积淀了丰富复杂的延安文化。择其要者,有婚姻文化、丧葬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以及民间艺术文化等内容。全面调查和研究延安方言与文化,可以引领延安方言由基础性的描写研究转向高层次的阐释研究;为延安的文化保护和文化建设做出贡献;为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一方面对原有的社会工作模式和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另一方面又继承了延安时期的某些经验做法并将其发扬光大,使原本已经初步发展的专业社会工作迅速退出历史舞台,而代之以行政性的社会工作。对于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形成过程,我们先从几个单独的领域着手进行考察,再进入一般性的探讨。本文即以最具代表性的妓女改造为考察对象。  相似文献   
16.
刘忠 《学术界》2012,(8):200-208,278,281
1940年前后,怀着对革命的赤诚和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大批知识分子奔赴延安,救亡的热望、飞扬的青春、供给制的平等氛围让他们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与毛泽东等领导人的交往更是从情感上拉近了他们与党的距离.比起物质生活的艰苦,延安的精神生活可谓丰富多彩,知识分子们组织歌咏活动、发起街头诗运动,以纷繁的“文事”迎接新生活,但是,生活方式、话语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仍使他们与工农群众格格不入,两者之间的隔阂始终难以消除,与工农兵结合之路曲折而漫长.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随着毛泽东在中共党内最高地位的逐步确立,颂歌从"党的颂歌""各军事领袖的颂歌""八路军、新四军的颂歌"等百花齐放,逐渐向"毛泽东颂歌"鹤立鸡群的盛况转变;作为颂歌的创作主力军,延安知识分子也完成了延安文化符号地带的"想象者"向"实践者"和"完善者"的角色转换;为配合边区经济政治建设和革命行动,党的宣传机器通过颂歌等形式,促使民众从对"神的崇拜"转向对"毛主席的崇拜",成为建国后"神坛颂歌"的滥觞。  相似文献   
18.
19.
作为延安时期中共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对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巨大.延安时期,他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以及建国准备中的重要作用,在多个场合都不断强调科技,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和论断.从任弼时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力抓通讯情报等军事科技、关心科技人员生活等方面对延安时期任弼时的科技思想进行梳理总结,简单探析其特色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多才多艺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王明、康生、陈云同机从苏联飞回延安。康生在苏联共产党代表团中是近似于王明的一个人,政治局委员,地位很高。一九三八年五、六月在马列学院教过我们的课,党的理论这部分是他讲的。他会讲,有一句是一句,条理清楚,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