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2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40篇
社会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中的"母"形象主要指文学作品中守寡多年,对儿子产生过分依赖心理,而对儿媳有仇视心理的这类母亲形象。作为一个群体,母形象具有典型特征。但多数研究者往往忽视了这个群体中具体形象的差异性。作为现代文学中两个母形象的典型,《孔雀东南飞》和《原野》中的焦母形象具有不同内涵,造成这种差异性的重要因素就在于男女作家视角的差别和时代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浅析托尔斯泰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宗教思想和宗教观的代名词,其思想来源是复杂的、多重的.托尔斯泰主义的宗旨是仁爱精神,其内容为勿以暴力抗、道德自我完善和忏悔意识.对此,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73.
刘婧 《南都学坛》2009,29(5):62-63
《烙印》、《罪的黑手》通过对象征手法的运用和的意象的营造、"非个人化"的手法的运用和"主智化"的倾向、对都市文明的抗拒和对乡村的怀恋等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对矫正中国20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诗歌"政治化"的弊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74.
王海丽 《社科纵横》2008,23(6):115-116
.""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基督教哲学、维柯、康德、杜尔阁、孔多塞、黑格尔、马克思都有关于""的历史作用的论述,但是在承认""的历史作用的同时,并不能否认历史发展的其它动力,特别不能忽视与之对立的"善"的重要作用.探究""的历史作用的现实意义是为了驱扬善.  相似文献   
75.
君子就是善人、好人、合乎道德的人:他可以是最善最好最道德的人,因而可以是具有无私利他人格的人;而不必是最善最好最道德的人,不必是具有无私利他人格的人。一个人的行为不论如何自私利己而罕见无私利他,不论他的行为目的是如何为自己,但是,只要他不损人,只要他是为己利他而不是损人利己,那么,他就是一个合乎道德的人,他就是一个君子而不是小人。即使他损人,即使他损人利己,只要这些不道德的行为还没有使他形成和具有损人利己的品德或人格,那么,他就仍然是君子而不是小人。只有当他损人利己的行为越来越多而终于使他形成和具有了损人利己的品德或人格时,他才是小人而不是君子了。因此,君子显然是品德培养的基本目标,而不是品德培养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76.
晚明是中国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天崩地坼的大裂变时期,由于传统程朱理学的僵化、王学的分化,以及古学复兴的曙光、西学输入的新潮等,整个社会生活及思想观念呈一片混乱无序而又异彩纷呈的局面。其间“以朱为宗”、力倡性善的东林学派与王学末流、尤其是无善无说之间的论辩无疑乃是晚明思想界的一大公案,对其所由以论辩的原由、其论辩的实质等作一个梳理,乃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晚明社会及其思想状况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77.
浅论元杂剧家庭伦理悲剧的界定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现以男权为核心的家庭伦理生活体系,并以孝与逆、贞与淫、善与为道德衡量标准来设置关目、塑造形象,具有悲剧审美特征的戏剧,是元杂剧家庭伦理悲剧的主要特征。元杂剧中家庭伦理悲剧的大量产生既有传统封建文化长期积淀的因素,又有元代特定的时代背景原因。  相似文献   
78.
宋代笔记小说中才女、智女、贤女、女形象比较突出。才女、智女、贤女形象展示出宋人温文尔雅、比较柔弱的时代特征。女形象则反映了人们对这一社会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79.
宋代政治斗争剧烈,大批谪宦文人至贬地后身心会经历“托邦”的惊恐、“异托邦”的不适和“乌托邦”的诗意栖居三个逐步深化的心理状态的递嬗过程。宋代谪宦文人在心理层面上的此种转变,既是因宋代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所致,亦与宋代社会“三教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谪宦文人心态逐渐圆融豁达有关。从“托邦”“异托邦”和“乌托邦”三个维度分析宋代谪宦文人持续性的贬地书写,可窥见谪宦文人心态演变的轨迹,并感知其作品所映射出的贬地在宋代国家政治中地位的变迁之势。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