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91篇
  免费   1796篇
  国内免费   374篇
管理学   22584篇
劳动科学   1141篇
民族学   3029篇
人才学   3285篇
人口学   1147篇
丛书文集   20851篇
教育普及   3篇
理论方法论   4719篇
综合类   39920篇
社会学   8676篇
统计学   5406篇
  2024年   475篇
  2023年   1690篇
  2022年   961篇
  2021年   1541篇
  2020年   1472篇
  2019年   1632篇
  2018年   662篇
  2017年   1382篇
  2016年   1960篇
  2015年   2709篇
  2014年   7355篇
  2013年   6578篇
  2012年   7784篇
  2011年   8773篇
  2010年   7802篇
  2009年   8153篇
  2008年   9853篇
  2007年   6779篇
  2006年   5326篇
  2005年   5700篇
  2004年   4119篇
  2003年   4127篇
  2002年   4030篇
  2001年   3692篇
  2000年   2852篇
  1999年   1136篇
  1998年   665篇
  1997年   480篇
  1996年   311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将使中国的法治与更多的国家、更多的民族、更多的文化和更多的法律传统,在更为广阔的范围、更为漫长的时间里产生交集,需要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中承担更为艰巨的任务、完成更为重要的使命,因此从宏大视野出发,做好中国法治发展的应然性思考十分重要。"一带一路"建设中,法治建设具有双重角色功能,一方面它要保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做好自身的发展。在发展的眼中,法治是可以信赖的手段;在法治的眼中,发展是应当追求的目标。中国走向世界,意味着中国的法治也得走向世界,而走向世界,正是时代的呼唤。中国的法治要体现中国精神,而法治的中国要给世界以信赖和希望。"一带一路"构想由中国主导、多国共建,势必牵扯到国家关系、利益分配、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等问题,必须全面考虑,正确界定应当秉持的精神和原则。  相似文献   
82.
本文将针对婚庆O2O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婚庆O2O企业切入模式进行研究并给出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83.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美国亚利桑那州经济遭遇严重衰退,地区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压力。1992年,亚利桑那州实施了产业集群战略,成功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复苏和转型,并使其成为之后十余年美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通过对亚利桑那州产业集群战略的制定、调整和集群发展特征的深入分析发现,亚利桑那州产业集群的发展得益于科学的战略设计和以"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企业网络组织"为双驱动的发展模式,而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只扮演着"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这对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4.
85.
《领导科学》2021,(5):124-124
领导环境塑造领导风格和领导力,新时代需要新的领导风格,需要符合新的时代要求的卓越领导力。当前,2035年远景目标确立,“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同时,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相似文献   
86.
突破理论思辨的研究范式,将犯罪论体系的研究置于刑事诉讼实务中考察就会发现,由于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各诉讼阶段特点和任务的不同,具体的定罪思路也会存在较大差异。而无论是阶层式犯罪论体系还是四要件犯罪论体系,均只设定了一种较为固定的定罪思路,因此,难以完全与刑事诉讼中各个阶段的具体定罪思路相契合。相较而言,基于四要件犯罪论体系平面整合式的特点,四要件犯罪论体系与刑事诉讼中的定罪思路契合度更高。因此,从诉讼实务角度来看,四要件犯罪论体系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87.
国民核算作为一种国际标准统计体系的制度安排和一种宏观经济统计信息,具备了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而属于一种公共品。本文不是中国国民核算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的全面论述,而是从公共品视角对核算模式选择、知识生产和体系构建补充一些认知。研究提出:(1)中国统计改革起点是口径符合物质平衡表范围的产值指标,从未系统实施过物质平衡表体系;中国国民核算模式转换和体系改革是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国民核算实践发展不够平衡,总体上大致处于1953年版至1993年版之间,部分项目达到了SNA 2008年版的水平。(2)中国学者在国民核算领域的学术增加值主要是论证中国核算模式的确立,对SNA的引进和系统、深入解读,SNA的中国化探索;国民核算的知识生产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质量提升,需要学者坚守阵地、贡献智慧,以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国民核算需要"脑书"Handbook进一步研究学理和方法论。(3)SNA自身面临的困局和中国高质量发展,对国民核算提出了要求,通过中国SNA体系的构建路线图,给出了中国SNA体系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8.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