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8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181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01篇
人才学   4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21篇
理论方法论   217篇
综合类   3078篇
社会学   147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63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申程辉 《经营管理者》2012,(3X):254-254
总体规划文本在表达规划决策信息时所秉持的"立场"与"态度"是怎样的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了总体规划文本表达的手段、方式乃至内容。因此,若要研究总体规划文本表达技术,就必须先要对这一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02.
正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将印发性公文、转发性公文、批转性公文统称为印转类公文。这类公文往往涉及两个或多个发文机关,文本结构相对复杂,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失误。鲁迅先生在《不应该那么写》中说过,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下面举几种常见的失误加以说明。一、错把被印转文件当"附件"在印转类公文中,错将被印转文件当作附件处置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高层行政  相似文献   
103.
《毛传》和《郑笺》的训释常常有异。关于差异之由,前人多归因于郑玄据三家之说易毛。但现有研究已指出旧所谓之三家学说多有不可靠处,促使从新的角度思考差异之因。以毛郑对《诗经》中“逑”“仇”二字的训释为例,全面考察传世与出土材料,梳理“逑”“仇”的形义从先秦至汉代的发展历程,可知毛郑异解实是缘于所据《诗经》文本不同所致,并受到了“逑”“仇”常用义项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同语会话是交际者在遵守合作原则基础上故意违反准则而产生的,其具体含义受文本因素和非文本因素的制约。其中,文本因素包括同语结构特征、具体语境等;非文本因素包括交际方共享的认知环境、非言语交际行为和文化价值取向等。  相似文献   
105.
副文本是翻译文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文章以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为基础,通过考察董乐山在各个时期译介的西方文学、历史和学术各领域著作译本的副文本,梳理和总结董乐山在翻译目的、翻译态度、翻译要求、翻译原则四个方面的翻译话语,以期深化对其翻译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6.
107.
《春江花月夜》这首婉约、圆润的古代诗歌,有着一套并不简单的内在文本结构。这种"结构"大致可以总结如下:以大自然,也就是"道"为依托的哲学时空文本结构;以男女悲欢离合为代表的人类情感时空文本结构;宇宙哲学与尘世间的伦理相互交叉、重合,最终合一的时空文本结构。这种三位一体的结构模式,即从哲学到人生再携带着人生返回哲学,就决定了这首诗歌不但有"情味",也有哲学味,更多的时候这两种"味"还是融合、互化为一体的。这一结构特点其实也并非是该诗所独有,古代的不少诗歌也是沿着这样一个路数写下来的。  相似文献   
108.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政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治理体系变迁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治理方略和中国经验。基层社会治理政策涉及的领域众多,为准确提炼出其核心内容,本文基于文献关键词的主题聚类结果,选取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政策文本,通过发文时间、类型分布等计量分析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政策变迁总体脉络。运用NLPIR汉语分词系统对政策标题进行文本深度挖掘,根据政策热点主题和政策变迁趋势等,将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政策演化分为恢复重建阶段、宏观调控阶段、重心转移阶段和系统推进阶段。基于多源流理论探析政策变迁中问题源流、政治源流与政策源流的耦合特征,发现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政策从形式、动力、主体和目标四个层面逐渐形成了突发性变迁与渐进性变迁并存、内生性驱动和外在性拉动结合、党依法执政与政府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问题为导向创新的中国经验,为发挥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政策优势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