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617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1076篇
社会学   99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触动我了解法捷耶夫的命运,缘起于唐达成的一番话。  相似文献   
92.
以1945年和1978年为界,一百年间大连文艺评论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风姿各异,但又有着共性,即起点高,特别是始终与中国现代文艺运动的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93.
文学艺术有着内在的独特要求,它的每一次变化都有着漫长而艰辛的斗争过程。其中不仅体现社会变革的缩影,也有自身特殊法则的呈现。在清代中后期的扬州文艺活动中也体现着这样的倾向: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场域中所发生的转型,引发了日趋突出和严重的文人地位影响以及文学艺术活动的边缘化态势,由此导致创作主体表现出狂狷的文艺行为和女性意识的崛起,其实折射主体自身积极的重新梳理和深刻的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94.
明中叶至清初时期出现的个性解放和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对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戏曲艺术领域 ,越来越多的剧作家倡导戏曲创作要真实、通俗和自然 ,要摈弃虚伪、迂雅和做作 ;倡导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开始盛行一时 ,戏曲中语言的通俗化使其更能表现世俗生活中的人情百态 ,且易于为市民阶层所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95.
中国电影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带有明显的大众传媒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身的话语体系,而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电影却通过一系列事件实现了电影话语体系的全面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延安文艺逐步占据电影话语体系的中心,并且建构了战争文化与农村文化复合建构的"共和国文化"话语体系.其中,尤以农村文化建构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96.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问世,是中国新文学现代性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种必然,它解决了新文学诞生以来长期困扰文坛的作家自身的立场态度、情感体验、美感情趣与其表现对象和服务对象之间的矛盾,它导致解放区的文学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由此而产生的权威话语和创作模式对此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无法回避的重大影响。同时,对《讲话》的研究,也是关乎中国新文学现代性发展历程、发展规律的探索,它兼容诸多的矛盾、张力、悖论乃至魅力。  相似文献   
97.
文艺无定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艺无定法是文艺创造的一条基本原则,它具体表现在模仿生活、表现情感、刺激感官、躲避审美疲劳、追撵时代等方面。文艺无定法已经成为文艺保持生命活.力,获得大众接受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8.
对精神的本体性的认识,即对“精神圈”的生态地位的认识,是考察文艺生态的必要理论前提。马克思的生成本体论在肯定物质的本原性和本体地位的同时,也肯定了精神的本体性。精神既是人的生命的主导内容,又是实践的主导因素,它以作为精神食粮的信息为生成之源。精神对人性生成的主导作用及其自身的生成性,推动和表现着人的“类本质”的生成。在肯定精神本体性的前提下考察人性生态和文艺生态,正是人本生态观对自然本体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99.
文协的历史形象,经历了从一个与国民政府及其官方机构联系密切的文化团体,到一个以左翼进步文人为主体的文化团体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关联着文艺作家对政党政治文化的认同和国共两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政策。  相似文献   
100.
文艺心理学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欣赏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在中国仅有70年的历史;美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自确立名词概念,迄今也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美育心理学思想是源远流长的。美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如何以音乐、美术、文学的艺术美为主要教育手段,感染人,发展人的美感、鉴赏美、创造美与识别美与丑的能力,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文明习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美育必须以文学艺术为主要手段,文学也必须通过美育体现其功能及社会价值。文艺美育心理学正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把文艺与美育融合起来,发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以美育人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