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36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6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32.
周春兰 《学术界》2012,(6):174-180,288
在古代道家哲学中,“无”在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中都备受关注,但他们说“无”的侧重点不同.《老子》从追问万物的源头入手,提出了“有生于无”生成论构想;庄子否认了普通的知识及认识方式,提出了“不知之知”的最高认知层次;黄老在改造老子无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建立刑名为前提的无为而治;王弼站在本体论的高度将黄老无为和名教有为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思想.“无”经过老子、庄子、黄老学派和王弼的发展演变,已从一个普通的哲学语词上升为万物之本体;“无”主要涉及生成论、认识论、治国论、本体论等方面,这些哲学思想因为“无”而更为深刻、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3.
唐初统治集团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一个统治集体。这个集团在法律思想上坚持。“德主刑辅”,而“德”的内容就是“无为而治”.其无为而治的法律思想在理论上表现为少欲少为.强调“君无力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在立法上表现为削除繁苛,务求宽简和统一律令,稳定律分;在司法上表现为严格治史,省饼官员,要求官吏各尽其职,守文定罪,皇帝不乱加干涉;同时指出,司法要慎狱恤刑。不可滥杀重刑。唐初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是借鉴历史上的经验和总结历代衰亡教训的结果,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老子的佃£德经》作为传统的文化遗产为当今管理学界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带来宝贵的指导作用。本文以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老子“无为”思想的现代管理视角的阐述,剖析古代管理哲学对现代医院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基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管理哲学,为现代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5.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很多思想值得当今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讨论,他的教育思想以“道”为中心,以“无为”达到“有为”,他提倡的“无为而治”“不敢为天下先”“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等观点都给语文教师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36.
构建现代和谐社会是历史发展规律使然,也是社会发展现状的要求,是合乎规律和民心的历史选择。中国古代老子的思想蕴涵了“道法自然”、“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言善信,正善治”、“无为而治”的和谐观,对处理人与自然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对提高社会管理者的素质、倡导社会和谐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7.
老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楚国若县人,著有《道德经》,“天人和一”‘无为而治”,“用人之力”和“圣人无私”的领导思想,是《道德经》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道德经》,探索老子的领导思想,对于提高各级各类领导者的领导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8.
方太领导人发现,用道之以德替代道之以政,管理者就会真正达到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39.
施政,尤其是施德政,必须取信于民。子贡问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万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呢?"去兵。"那又要去掉一项呢?"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一个国家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就会垮掉,而取信于民历来是为政的第一要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知道他如何立身处世。为政者还应当知道,就像有若所说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  相似文献   
40.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现代社会管理理想之境的高度概括。"无为而治"思想中所蕴含的"道法自然""自化""自正"以及"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思想涉及到了有效解决现代社会管理问题的思路。我国现代社会管理思想在积极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中进行借鉴的同时,更应立足中国现实土壤,积极秉承和汲取中国传统资源,以切实解决中国自身的社会问题。在中国与西方、历史与现代的结合中去寻找现代社会管理的生长点,真正实现社会管理思想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