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2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17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22篇
人才学   6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632篇
理论方法论   259篇
综合类   2863篇
社会学   380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出版家不但是文学作品内容的定位策划者,也是文学作品形式的包装提升者,更是作家及其作品的宣传推介者。出版家要善于与作家沟通,积聚丰厚的作者资源,并且要心怀神圣的文化使命,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62.
《刽子手之歌》是美国作家诺曼.梅勒的重要作品,在小说中他根据真实故事塑造了尼克尔这一悲哀的“第二性”形象。在尼克尔身上既体现了作家的男性意识,表现在男性视角、男性叙事、男性话语三方面。同时作家又受到女性主义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女性意识,从而表现出诺曼.梅勒复杂的创作意识。  相似文献   
63.
翻译和创作共同促动了汉语的现代化进程,而以翻译为功更高;考察现代中国语言与文学的现代化,必须注意到一个特殊现象--许多人兼作家、翻译家于一身,在文学创作和翻译两个领域辛勤劳作,推进了现代汉语的形成.本文即从这个角度切入对现代文学和现代汉语的研究,揭示出在现代民族国家创建初期,语言和文学的现代化就是由这样一批一身二任的人推动的.他们的功绩值得后人尊敬,他们的教训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64.
口语是语言履行交际职能的最直接的方式,而口语语言的表达尤为重要。我们在接触英美口语时,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英美人很善于使用语言的委婉与强调这两种表达手段。根据交际目的的不同,抑或语气色彩淡雅,委婉含蓄,娓娓动听;抑或语言色彩强烈,锵铿有力,落地有声。这一弱一强,一暗一明的交替使用,使英美口语刚柔相济,相得益彰。这样既加强了交际效力,又增添了英美口语的魅力。 下面,笔者分别从委婉和强调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5.
论晚明文人评点本的价值和传播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是文学评点的鼎盛期和丰收期 ,不但汇评、集评的形式大量出现 ,而且形成了评点名篇为中心、各层次的作品均有评批的评点格局 ;这些文学评点具有很强的文本价值 ,一些重要的文艺理论都是在评点中形成、发展、流行起来的 ;同时它有一套调节接收者期待视界的传播机制 ,在提升传播速度、导引读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晚明士人“尊女”观集中体现为李贽“男女平等”说和士人“女胜于男”说。两者在其构建路径上都存在挖掘女强典范来对比男弱的思维取向。士人“女胜于男”说旨在彰显女性崇高的道德和行为,有从两性道德向日常生活层面拓展的过程,也是明代士人“尊女”观影响逐步加深的表现。李贽“男女平等”说是明代士人“尊女”观走向伦理纲常对立面的结果,亦反映出明代国家与社会思想领域动态统一被打破,社会思想独立性的凸显。对李贽“男女平等”说既不能脱离时代和历史发展去过誉和捧杀,也不能过于强调封建社会的本质而忽视其进步性。  相似文献   
67.
晚清民初在西方文化与科学的译介和传播方面,苏籍译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具有家国天下的胸怀,为拯救民族危难、改善社会民生、启迪民智寻找良方.他们立志翻译事业,译笔间传达出对民族兴衰成败的使命感.基于史料的爬梳与总结,聚焦晚清民初时期典型的苏籍译家的译事、译著,审视他们的翻译贡献,并从地域人文传统的视角进一步窥探苏籍译家群生发的地域缘由.  相似文献   
68.
民国是一个国力衰微的时代,但它却盛产大师.章太炎、蔡元培、陈寅恪、梁漱溟、梅兰芳、徐志摩、闻一多、张爱玲、梁启超……他们在文学、哲学、史学、语言学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还有像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这样的大画家,鲁迅、沈从文、郁达夫等享誉世界的作家,也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民国为何会出现这种百花盛开、百家争鸣文化盛景?  相似文献   
69.
进入网络时代以来,各种作品营销新方式应运而生,打造明星作者助力营销,借助网络新媒体营销等新方法层出不穷,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郭敬明从文化界到娱乐圈的跨界,使得他在出道10余年的时间里保持超高的人气。以"人气"为基础,他依靠个人品牌打造商业平台,缔造了一条青春文学作家的"生产线",并不断挖掘和延伸产业链,将他作品的商业价值发挥到极致,他也为作家开启了新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