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3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管理学   887篇
劳动科学   57篇
民族学   271篇
人才学   190篇
人口学   33篇
丛书文集   3166篇
理论方法论   547篇
综合类   6910篇
社会学   676篇
统计学   149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422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465篇
  2014年   834篇
  2013年   716篇
  2012年   774篇
  2011年   905篇
  2010年   891篇
  2009年   862篇
  2008年   949篇
  2007年   749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557篇
  2004年   418篇
  2003年   397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社会原子化及其消解——兼析社会腐败窝案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泛滥,削弱了社会制约和社会联结的力量,并导致社会原子化。社会原子化反过来又加剧了功利主义泛滥。社会原子化中呈现出来的两个趋向是,在微观上出现以权力或以经济影响力为核心的社会小圈子"独立王国化",和宏观上出现以孤独、无助为特征的社会"碎片化"。社会原子化加速了个人、集体与国家之间的疏离,导致了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以及社会失范。培育和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是遏制社会小圈子"独立王国化",防止"社会碎片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42.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它不仅是一种崭新的时间经验,也是一种鲜明的空间体验。20世纪80年代散文以空间叙事的形式表现了特定历史阶段的空间体验,这种空间叙事蕴含了丰富而又独特的内涵,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成就,尤其是以战场与牛棚、广场与工地、乡土与山野等为代表的空间叙事表征了社会主义现代性。从形式方面来说,20世纪80年代散文的空间叙事运用了历史化、政治化和美学化等方法,使20世纪80年代散文的历史精神、政治意识和美学精神,始终洋溢着对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想象与追求。总之,社会主义现代性是20世纪80年代散文空间叙事的总体性内涵。  相似文献   
943.
“结裹”本为动词短语,在隋唐时期发生词汇化.在使用的过程中,“结裹”常常写作“结果”,后来“结果”使用频率增加,而“结裹”在明清文献中不再使用.但在元明清文献中却有“搅裹”“搅果”“浇裹”“嚼过”“搅过”等词,是“结裹”音近异写的同义词.随着词形的变化,“结襄”词义也在“结果”与“搅裹”等词之间发生了分化.  相似文献   
944.
全球化时代,欧美文学译介与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变化。全球化使欧美文学研究走向动态化。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即时接触欧美文学新作,并且跟踪欧美文学研究的动向。全球化将欧美文学研究引入文化大视野,带动了比较文学的发展。全球化的文化语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全球化的视角将我们从僵化的决定论的泥潭中拯救出来,引导我们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全球化对于欧美文学经典的冲击是巨大的,这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全球化世界中,任何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系和审美观念都被置于了比较的文化语境下;全球化语境下,欧美文学经典遭遇了网络文学和读图时代的冲击。  相似文献   
945.
学前教育小学化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存在。幼小衔接的存在、家长的需要、小学入学年龄存在的国别差异、儿童的兴趣、现行的考试文化等因素为幼儿教育小学化提供了生存空间。幼儿教育小学化标准的不确定、当代幼儿园师资水平低、缺乏合理政策等因素增加了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解决的难度。目前的专业路径、法律路径实践中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理想的路径可以尝试在学前教育制度上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46.
当前利用网络平台从事传播活动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新时代人才培养角度看,传统新闻传播知识与技能已不能适应职场竞争的需要,新闻传播教育急需改革。在全民媒介实践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的新文科建设需要认清深度媒介化的社会现实,特别是新闻业蜕变与新闻传播职业分化重组带来的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困境,超越一般的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知识整合力,在深度和高度上再定位、再调整。强有力的整合力,可以促进学科之间、学界与业界的交叉融合,推进“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947.
心性现象学被认为是运用现象学方法或依据现象学精神,围绕古今中西文明推动心性思想研究的尝试。事实上,现象学通常被等同于心性现象学。真正说来,心性现象学(意识现象学、精神现象学)在早期现代哲学中有其重要资源,但主要归属于后期现代哲学。这是一种意向性现象学,它要么围绕纯粹意识要么围绕不纯意识(身体意识)展开,并因此可以区分为纯粹心性现象学(纯粹意识现象学、纯粹精神现象学)和不纯心性现象学(不纯意识现象学、不纯精神现象学、身体现象学)两大类型。伴随着当代哲学的来临,一种几乎还没有获得承认的物质现象学(非意向性现象学)突然涌现,这意味着心性现象学的黄昏和物性现象学的黎明。在现象学彻底化的进程中,所谓的现象学神学转向只不过是一个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神性现象学。当代现象学不再强调人或自然的心性,不可能回到人或自然的神性,只能认可人或自然的物性。  相似文献   
948.
网络诗歌的民间比现实社会受逻辑规则限制的民间更为开放和自由,这种虚拟的空间由于具有网络无远弗届的匿名性而呈现出狂欢化的审美表征。它采取的诙谐的文化态度和审美形式,体现出民间反抗中心和权威的智慧,其于文本中呈现出的形同质异的讽刺性模拟、语境错位的黑色幽默、暗寓解构的嘲讽笑谑,成为网络民间最典型的审美表征。但网络诗歌的民间具有的极端自由的色彩和藏污纳垢性,导致诗歌的审美表征从审美到审丑的偏执发展,由此引起的网络诗歌的热点和争议确实很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949.
"不由得"在汉语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一个由表否定的动词结构到表情态的副词的语法化过程。其中重新分析、类推、隐喻、主观化和经济性原则等机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不由得+(NP)+不+VP"这一句法环境为重新分析提供了可能。论文从历时角度对"不由得"进行分析,描述了从古至今"不由得"的历时演变进程并对引发其语法化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0.
城乡分治的管理体制,是导致我国"半城镇化"的最根本因素。土地城镇化先行,许多失地农民被迫上楼、进城务工,但是政府关于农民进城后生活的各种配套政策却并不完善。农民进城后不能完全融入城市,无论是农民自己还是城镇市民,都把进城农民当作了"过客",而非城镇的"主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以提高其进城后的生存能力,并且要发展以农民为本、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农村文化,使农民进城后在生活上、心理上更易融入城镇生活,更重要的是改革城乡分治体制,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