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06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尤战生 《求是学刊》2003,30(5):106-109
"人生的艺术化"是朱光潜美育思想的核心观念.朱光潜认为,"人生的艺术化"意味着人生的情趣化、超脱化、道德化和完满化.在朱光潜看来,文艺能够怡情养性,有助于人生情趣化的实现;要实现人生的情趣化,还必须以超脱的精神观照人生和创造人生;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因而艺术化的生活即道德化的生活;人生的艺术化还意味着人生的完满化,只有通过全面的教育培养出全面完满的人,才能创造出真正完满的、艺术化的生存.  相似文献   
172.
文字的艺术是文学鉴赏和文学创作的根本。一代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文学》一书中传达了一种更高境界的文艺理念:思想情感于文艺鉴赏与创作的决定性作用。他对文学创作的独特理解和理性认识体现在创作者和鉴赏者在思想情感上的锤炼。思想的深度与情感上的广度决定了文艺作品的力度和鉴赏者的共鸣度。思想情感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文学创作的诸多层面和阶段,如创作理念、风格、意境和翻译等。  相似文献   
173.
朱光潜后期美学思想中的实践观念为中心,关注其新时期以来的深化和新变,可以揭示朱光潜美学思想对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朱光潜不仅将"实践"理解为日常的物质生产劳动,还将艺术审美活动看作人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实践"的含义。新时期以来,朱光潜逐渐构建起一种独立的实践美学形态,他逐渐放弃从概念出发对美进行抽象定义的做法,转而关注具体的审美实践和审美关系。但是,受时代与理论资源限制,他最终未能走出主客观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框架,未能完成美的现成论向生成论的正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4.
张春泉 《学术研究》2002,(12):123-126
朱光潜语言学思想散见于其美学、诗学等论著中,朱氏已给出了素朴的语言学框架。其基本语言观:思想感情与语言文字平行一致;语言文字有“死” “活”之别;音义协调暗示。其语言学思想与伦敦弗斯学派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75.
朱光潜的诗学建构既有自觉的中西比较意识,又具调和折衷的方法论特征.他的美学研究也体现出鲜明的融通中西的特色.之所以会如此,则与朱光潜"不即不离"的人生态度密切相关.人生态度、美学研究、诗学建构这三者,在朱光潜那里,既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在表现形态上由隐在趋于显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6.
朱光潜的《给青年十二封信》由叶圣陶题签 ,朱叶是至交、挚友 ,如果朱真有《给青年二十四封信》出版由叶题签 ,不可能“给青年封信”撷叶字 ,而中间的“二十四”为他人仿叶字。再从写作时间、篇名和信的格式、上海长风书店等方面分析 ,也可证明此书为他人伪托。章启群从五个方面的论述难以自圆其说。说“朱光潜本人故意漏掉这本书” ,这一推断也不符合朱光潜的品格。  相似文献   
177.
吴煜  宛小平 《学术研究》2023,(5):180-186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在1949年后有一个较大的转变,即从主观唯心主义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但朱光潜在思想转变完成之后,其美学思想并未停滞不前,而是继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不断演进。通过朱光潜在20世纪60年代应邀编著的《西方美学史》与20世纪80年代译介的《新科学》中对维柯不同评介的比较,分析其作出评介的因素以及评介时朱光潜自身的美学思想,同时阐释其美学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发展脉络,可以释明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美学进行研究。之所以出现对维柯两次不同的评介,是因为其美学思想在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的演进。  相似文献   
178.
《文艺心理学读本》(王先霈著)于2009年8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采取了与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相同的研究立场,即:把文艺的创作和欣赏“当作心理事实去研究”。其目的在于引起青年学生对文艺心理学的好奇,引起他们自己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该书标为“读本”,用意在表示着重于客观介绍学界共识,介绍相关的学术资料,给学习者提供学术地图,而不是着重于表达著者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9.
新中国成立以后,朱光潜的美学研究发生了四个转向,即翻译西方美学资料、研究哲学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论、中西方文化与文明及其比较研究。这样,朱光潜以其丰富的资料翻译和研究成果奠定了中国的西方美学研究的学科基础,推动了以美的本质、美学基本原理为重要成果的哲学美学的研究,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论的资料建设和研究水平,在美学界开启并促进了对中西方文化、文明及其比较的研究,推进了中西方美学、文艺、文化、学术的交流。朱光潜以美学家、理论家的身份介入当代文艺、哲学、文化问题的讨论,推动了中国当代文艺、文化实践的发展,并以开阔的视野和规范的研究引领、提升了中国当代人文学术的发展。他的研究转向是时代变迁与个人选择、主观与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含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全面、客观地还原这四个转向,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评估其转变效果,有助于科学地理解、评价他的研究,也能够由此反映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