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63篇
劳动科学   65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32篇
丛书文集   600篇
理论方法论   102篇
综合类   1177篇
社会学   266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认为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应着眼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其前提是修改民诉法和更新司法观念,中心环节是庭审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992.
关于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原则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调解方式对民事纠纷进行处理,是我国解放区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制度。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殊的诉讼法律现象,长期以来,法律界片面地注重了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以至于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与立法者本意相悖的、与诉讼法理相矛盾的问题时。立法也只是简单地进行字词斟酌和制度规范的修补。本文试图以理性的观念、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深刻反思法院调解问题,探索法院调解健康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3.
数量众多的“五四”军人题材的作品虽然长期被排斥在文学史的经典叙述之外,但它并非是毫无意义的。它一方面为我们记录下了战争年代军阀们的种种罪恶,另一方面它通过“审判惩罚模式”和“忏悔反思模式”明确地反映出了“五四”作家们明确的反战立场。正是这一立场,使“五四”战争小说于不自觉中形成了新的范式,无“主义”、无英雄、无战争过程。  相似文献   
994.
法院调解是我国一项优秀的法律文化与司法传统,但目前法院调解工作中未能充分展现调解的价值所在.基于人大代表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邀请人大代表协助法官开展调解工作成为一种有益的司法尝试与探索.这不仅在我国宪法、民事诉讼法及代表法中能找到直接的法律依据,而且有利于提高纠纷的解决效率、拓展人大代表履职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监督以及推动民主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995.
目前,关于青海地区法庭翻译实践调查研究还未全面展开。本文以我国法律对法庭审判活动中的少数民族语言翻译制度的规定为现实依据,重点考察了青海地区法庭翻译的庭审实践,分析讨论了我省少数民族法庭翻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96.
从目前我国法院的实际运行看,法院内部存在着审判管理和行政管理两种性质的管理,这种二元异合结构的存在是导致法院审判管理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根本原因。推进法院审判管理去行政化的基本途径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二维管理制度体系,在区分法院审判管理与行政管理职能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法院审判管理和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构建起两种性质管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二雏制度体系,实现法院审判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提高法院审判工作的公正性和法院行政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997.
论司法审判的实践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理性是司法审判的天然属性,司法实践常常忽视审判的这一性质,致使现实申的一些法律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本文提出司法审判实践理性的概念,井对其存在理由进行了详细论证,指明其价值所在,对审判实践理性的理念如何具体指导司法实践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998.
战后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案的审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检举战争罪犯、搜集证据、法庭审判以及判决执行等各个环节中都有社会的积极参与。通过媒体报道、公开审判以及专题电影的公映等传播方式,审判的社会影响范围得以扩大。通过当时的报刊以及法庭的相关记录,不难体认到民众认知的诸多面相以及审判在社会层面的实际影响。审判使受害者的个体创伤记忆得以申诉并在社会广泛传播,由此产生了早期关于侵华日军南京暴行的集体记忆。由于国共内战以及冷战的意识形态影响,解放后对南京大屠杀案审判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审判与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早期集体记忆生成的关系被漠视或者被淡忘。  相似文献   
999.
论陪审团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现司法民主化和审判公正的陪审制度普遍存在于当代世界各国的立法与司法中,根据其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以英美法系国家为代表的陪审团制和以大陆法系国家为代表的参审制两种。通过对两大法系陪审制的利弊权衡,我国应废弃现有的人民陪审员制,在保留法官合议的基础上重构适合我国国情的陪审团制度。  相似文献   
1000.
司法行政化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烁  虞振威 《理论界》2005,(4):78-79
现行法院体制的设置与运行中的行政化现象是阻碍司法改革深入的关键因素。本文对我国法院体制的行政化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现行司法体制的结构、运行中的某些特征早已被历史中形成的“路径”所决定。理性地分析我国传统法院体制沿革的路径特征以及这一特征与现行司法运行的关系是当下司法改革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