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5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214篇
社会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川剧不仅历史悠久,声腔齐备,剧目繁多,表演精湛,而且更有鲜明的喜剧色彩,不少传统喜剧剧目早已誉满海内外。因之,如能从美学角度对川剧的喜剧艺术进行探讨和总结,确实很有现实意义的,也能在当前“振兴川剧”的热潮中提供一些宝贵的艺术经验。 关于川剧的艺术特点,有人用“麻”、“辣”、“烫”三字予以概括。这是从人们观赏川剧演出时的审美心理反应亦即审美效果而言的,是将目悦心怡的视觉及意觉上的美感转化  相似文献   
52.
贞观年间是唐代建国之初,这个时期形成的文化气氛和对于文学的渐趋一致的观念对整个唐文化和文学的繁荣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探讨了贞观时期的文化背景和文学理论,指出当时的文化氛围呈现出以南为主、北折入南的南北合流趋势.并具有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文学上则要求继承经过南朝充分发展的形式技巧,摈弃浮华文风,溶入北方质朴刚健的精神气质,形成一种文质彬彬的风格。  相似文献   
53.
"言志"与"缘情"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两个术语,是对诗歌基本性能与特点的两种概括."言志"说与"缘情"说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强调文学功能的意义,而后者却强调文学本质的意义,两者体现于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同等重要,密不可分.一种传统理论认为二者是对立的,这种观点重视"言志"而忽视"缘情",认为"言志"才是诗歌的主流.其实,就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史来看,优秀的诗歌作品无法离开"缘情"而单纯地"言志".通过分析杜甫的诗歌创作,来探讨"言志"与"缘情"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54.
前辈学者对“泪湿春风鬓脚垂”七字多有阐释。如果试以“春风”为切入点作解,“春风”其实并不能等同于“春风面”。“泪湿春风”是写昭君泪流之多,展现了诗人奇妙的艺术构思。“鬓脚垂”与“泪湿春风”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解读这一名句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5.
"缘情"不仅是关乎诗歌性质的概念或定义,而且还代表了古人鲜活的审美经验。缘情作为审美经验,在反拨与改造言志传统中萌生,两汉的诗歌创作实践体现出从言志向缘情转折的迹象,《古诗十九首》奠定了"感物缘情"的审美经验模型。曹魏至西晋太康的诗歌承续十九首的传统,将"感物缘情"审美经验固定化。玄学启引的崇情思潮推动缘情审美经验发展,催生了诗文理论的缘情说;但玄言诗的兴盛动摇了缘情美学赖以存在的根基,缘情审美经验走向式微。其后有关"缘情"的阐说往往在解释学意义上创新,却不能主导诗歌的审美经验和创作技术走向。在中国美学史上,缘情美学尽管地位重要,但仍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解释限度。  相似文献   
56.
境域作为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构建他们各自哲学体系共用的一个中心概念,揭示了意识发生以及存在者的时间性绽放的特点.意象既是一种意识活动现象也是一个具体的因缘性存在.意象的发生、呈现和展开方式,直观、意象和弦等某些解释意象问题的传统理论,借用现象学的“境域”理论都可得到全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57.
徐坚 《学术月刊》2022,(3):193-200
三角缘神兽镜是独见于日本古坟时代的大型铜镜,因外缘截面呈三角形,主体装饰包括神像和兽形而得名。长期以来,日本学术界认为三角缘神兽镜就是《倭人传》所载曹魏馈赠给邪马台女王卑弥呼的铜镜。中国考古学家王仲殊基于田野考古发现提出,三角缘神兽镜并非魏镜,而是由渡海抵达畿内的吴国工匠制作的。但是无论是“魏镜说”还是“吴镜说”,都有无法弥合的逻辑裂缝,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因素则是对历史考古学的作业逻辑的误解。即使与历史文献学密切相关,历史考古学也无法印证历史事件,更不应以此为学科目标,而只能从考古学材料本身属性出发,建构独特的群体史和趋势史。只有在各自独立完成整体性历史面貌的复原后,历史考古学和文献历史学才有可能开展对话。在此方法论基础之上,非魏非吴的三角缘神兽镜显示出在制造知识上与辽东地区更紧密的关联。  相似文献   
58.
佛教的根本目的是教导人脱离现实生活,进而求得彻底解脱。为了达到此目的,佛教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高度阐释教义,从而使宗教信仰和哲学思索密切结合在一起。文章从早期佛教基本理论中的“四谛说”和‘“十二因缘说”入手,就佛教的人生现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9.
丁小平 《船山学刊》2010,(1):131-133
善恶思想,在佛教教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一思想的复杂性、深刻性,源于它与佛教的核心义理——缘起论、性空论、心性论等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说它就是这些理论的具体应用;反过来,缘起、性空和心性等理论,又正是善恶思想的终极性依据。通过对善恶思想的终极依据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终极依据确证了现实的善恶,贯穿了绝对的矛盾法则,是促使佛教本身发展和社会吸收其有益成分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60.
湘军和新建陆军作为晚清重要的军事集团,都具有浓厚的地缘、血缘和业缘特征。从"三缘"特征比较两军,二者在选将、选兵和私军性质方面都有相似处;不同之处在于将领、士兵的素质和两军头目儒学思想的浓厚程度。可以说:在"三缘"特征方面,因儒学化程度不同,虽然两军都发展壮大到足以推翻清王朝统治,但湘军趋于做维护旧道统的忠实奴仆,而新建陆军则中意于改朝换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