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6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19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0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60篇
理论方法论   126篇
综合类   1934篇
社会学   187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分析了流液洞中玻璃液流情况,提出了流液洞设计和使用中消除或减少回流的措施。  相似文献   
42.
面向角色的多agent 工作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的工作流建模工具大多是面向活动、面向产品、面向目标或面向决策的,没有强调工作流是多个角色主体协作的过程,工作流的绩效最终依赖员工及其角色的作用.从角色及其合作的角度,分析了面向角色的工作流模型及其表示方法,为工作流的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角色、agent和工作流的关系,给出了一种面向角色的工作流多agent管理系统模型和原型.  相似文献   
43.
“九五”期间福建省地震局建成了由福州、厦门、泉州、莆田4个子台的前兆数宇化观测台网,本文结合莆田台体应变数字化前兆台站建设,对数字化前充数据分析、处理进行初步总结,以期能为地震前兆数字化建设积累经验,使之更好地为地震监测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44.
《礼记·孔子闲居》篇中记载的"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以"无体之礼"为主。孔子讲的"无体之礼",其实是儒家礼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看法。孔子在晚年对礼容提出批评与扬弃,一些擅长礼容的儒家学者也受到主流儒者的批驳。战国时期子夏学派提出的"无体之礼",不但是儒家礼学思想从孔子、子夏过渡到荀子的一个重要思想环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国直至汉代礼学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5.
现代汉语中留存不少文言成分。这些文言成分构成书面篇章的典雅体特征。篇章典雅体的言语表征是词汇和句法选择上的复古。主要体现在文言成分的选用上。词汇选择上的复古主要表现为使用生僻词、保存古义词、文言词和事典词几个方面;句法选择上的复古主要表现采为用四六言句叙事写景。  相似文献   
46.
陈怀平撰写的《政治主体论:基于马克思主义主体哲学的分析》(以下简称《政治主体论》)一书,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遗产为理论根据。以人类哲学文明为理论营养,以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体系为研究目标,在系统阐释政治主体的“本质规定”、“历史演进”、“逻辑形态”、“张力结构”、“价值诉求”和“实践生成”等理论命题中,  相似文献   
47.
本文认为中国文学史上韵文兴衰伴随着文学的演进。在这过程中文体的自觉和"文章不朽"论,对于人们高度注重文学形式有重要影响,促进了韵文的兴盛。而简牍、纸张的发明和以此为载体的书面传播则推动了散体文学的大发展,并促使散体文学的代表——小说的崛起,最终成为文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48.
三体石经古文借“裼”为“狄”,“裼”从衣、易声,石经古文“易”旁省讹、移位而形近于“爪”.战国文字“(翠)”从爪、从卒(衣),由甲骨文“(襑)”字省写变异,是“卒”的异体;“(翠)”与“裼”无关,在战国文字中不读为“狄”.  相似文献   
49.
本文主要对日语持续体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持续体主要具有"现象确认"、"再现"、"报告"的特点,持续体和完成体经常交互使用,具有"现实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50.
"首届两岸新儒家会讲"引发出当前大陆儒学发展的一些问题,通过此次"会讲"可以看出以陈明为首的一些"大陆新儒家"的功利性用心。进一步,我们试图通过陈明先生的"即用见体"理论,发掘这些"大陆新儒家"功利主义的理论根源,揭示其"即用见体"是一种粗陋的实用主义和投机主义。这种歪曲利用、变相否定儒学及传统文化的理论方式,将会把儒学发展的带向一个危险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