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6篇
丛书文集   202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411篇
社会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1.
刘知几从史体的角度区分六家二体和偏记小说,并将小说分为十类,继承的是六朝以来的小说观念;胡应麟从目录学入手,更定九流,将子部小说分为六类.他们的小说分类所关注的都是传统小说,而对新兴小说文体较少关注.刘用史学家的眼光从史料学的角度切入来分析小说,其要害在于分析这些小说能够为"勒成删定"的典范史书发挥怎样的作用,故其对小说作品的评价始终紧扣真实和雅正这两大史学要素;胡则用文学家的眼光从诸子学的角度切入来分析小说,其要害在于分析诸子流变对小说文体风格的影响,故其对小说作品的分析多集中在语言与词章这些写作要素.刘虽是史学家,但他对小说文体的认识却较少历史发展的眼光;胡虽是文学家,而他对小说文体的认识则更具历史眼光.  相似文献   
52.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名篇《画皮》的原型,最早可上溯到西晋时竺法护所译《修行道地经》中的一个故事,并在六朝志怪、唐传奇和敦煌变文、明清章回小说中均发现了相关内容.文章在论述完这一流变过程中的起始和过渡环节之后,进而考辩了"画皮"构想的由来,总结了该类故事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53.
张小夫 《兰州学刊》2005,(5):301-303
刘宋文学与东晋文学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刘宋时期勃兴的山水田园诗歌,与东晋时期的玄言诗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刘宋文学对东晋文学的扬弃是有迹可寻的.本文即旨在从<世说新语·文学>篇中部分条目来对此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54.
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这两个社会群体在网络文学的审美活动中折射出不同的审美方式。如果说,数字移民在网络文学创作与阅读审美上主要表现为一种传统取向,本质上还是一种传统文学的网络延伸,一种载体的变化,仍然重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和现实性,仍然喜欢一种深阅读、经典阅读方式,仍然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担当;那么,数字原住民则表现出一种完全不同于数字移民的审美流变,这就是:从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从群体神圣到自我中心,从实用优先到娱乐至上。随着手机阅读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审美将向碎片化、动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5.
赖琼玉 《学术交流》2003,(3):139-142
唐宋元小说戏剧中的青楼故事是时代造就的产物。唐传奇中的青楼故事是唐人冶游体验的产物 ,不过却于浪漫之中反映了唐代的士族门阀政治。宋代青楼小说说教意味浓重 ,也透露出市井气息。元代青楼戏剧是元人的白日梦 ,体现了落泊文人对功名和风月的幻想。  相似文献   
56.
现代中国的历史,主要是国共两党的历史,但是国共两党之外的第三势力,其政治选择往往成为决定国共斗争时决定胜负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中国政治的发展。本文试图站在第三势力的视角,结合时代背景,通过描述现代中国第三势力产生、形成、发展、整合、活跃和裂变的过程及其提出的政治主张,以重新审视和建构这段并不遥远的历史,力图正确评价第三势力在中国现代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同时也凸显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革命道路的正确性,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体认和揭示中国现代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57.
民俗学被引进中国之初,包括此后一段时间内,对于民俗的界定一直没有脱离民间文学、民间古俗甚至传统历史学的影响。以钟敬文先生为代表的新时期中国民俗学界对民俗的界定大大扩充了其内涵和外延。近年又有人提出了泛民俗的观点,这是对传统民俗界定的拓展。不管怎样,只有将民俗内涵的界定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潮流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凸显出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才会促进学科理论的完善,也才能使其在众多学科中争得一席之地,而不被相关学科淹没与吞噬。  相似文献   
58.
吕超 《南亚研究》2007,175(2):79-82
印度表演艺术与敦煌变文讲唱之间存在很深的渊源关系。二者在授受流变过程中,体现出异质文化融会时的过滤机制。佛教入华,亦带来了印度历史悠久的讲唱艺术,促成中土释门梵呗、转读、唱导、俗讲的发展繁荣。另一方面,梵剧途经西域传入中国,在当地文化影响下一路蜕变,最终在敦煌完全汉化,和变文讲唱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9.
20世纪80年代中期勃兴的文化热潮,使小说人物形象受到深刻的文化浸染."寻根文学"试图通过对人的文化根性的梳理与反思,释放现代观念,重铸民族人格精神,但其审美理想却陷入困乏;"先锋文化"则是以彻底的文化反叛姿态张扬非理性的"自我",以荒诞、抽象、破碎的"超常人"反抗一切典型的现实人,从而使人物形象审美趋向虚无;"新写实"小说在"庸碌人"的世俗裸现中消解意义、终止判断,使文学出现审美"疲乏";大众化、工业化、消费化的文化环境滋生出欲望膨胀的"游戏人"形象,给传统的审美意识与批评立场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0.
论中国现代随笔散文的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现代作家梁遇春、丰子恺、林语堂、钱钟书和张爱玲的散文艺术风格的分析 ,清晰勾勒了中国现代随笔散文发展的内在线索 ,以及西方essay与中国散文艺术相融和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