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8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5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01篇
人才学   28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940篇
理论方法论   132篇
综合类   1908篇
社会学   152篇
统计学   5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功能主义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发展和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主义核心的功能主义在现代工业设计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发生、发展、演变和反思的漫长历程。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功能主义以其特定的合理内核及意识形态背景 ,将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2.
33.
文学史的核心价值与古今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分析在过去的文学史研究中古代与现代相互隔绝的成因与弊病 ,提出从重新阐释中国文学的历史与传统入手 ,沟通古今文学 ,研究其演变的过程 ;提出文学史的核心价值是文学与人性发展的关系、文学在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并主张以此核心价值为主线来研究古今文学之演变。  相似文献   
34.
一、“学校文化”概念及其界定。所谓“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组织系统各级管理者、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组织的生活的长期营运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继承和不断更新的共同信念,对外具有个性的学校整体价值理念、思想信仰、管理哲学、学校目标、历史传统、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管理制度、师生员工心态,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学校文化,是当代文化思潮和高校管理方式的交叉,是学校产生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适应力和持久力的根源,是高校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核心,是高校整体素质和美好形象的体现,是打造高校知名品牌。构成和谐管理模式以及赢得公众理解、支持与合作的灵魂。“学校文化”概念及其界定至少有三个优点:  相似文献   
35.
朱小琼 《学术论坛》2006,(10):81-84
当前我国的税制在税种设置上已经形成了直接税与间接税并重的结构,在收入结构上却呈现间接税占税收收入比重长期偏高的态势。影响一国税收收入结构的关键因素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如发达国家的税制结构多以直接税尤其是所得税为主,而发展中国家多以间接税特别是流转税为主。但从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收入比例的演变过程来看,税制的调整(包括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征管能力是影响我国税收比例关系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
徐琳 《社科纵横》2006,21(12):145-147
1949年———1960年中苏关系从结盟走向了破裂,中国的外交战略从“一边倒”逐渐过渡到了“两个拳头打人”。研究这段历史的演变,对于我们在全球化时代应付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7.
小经是我国回、东乡、撒拉等民族创造的一种拼音文字,用来拼写汉语、东乡语、撒拉语等。通过调查发现,这种拼音文字流行于今天的甘肃、青海、宁夏、河南、云南、新疆、陕西、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小经的拼写和阿拉伯文、波斯文的拼写基本相似,但略有损益,即拼写字母本身不显现读音,而是通过音标符号来体现读音。该文对小经相关文献、拼读规则、历史发展、流派加以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38.
断代词典旨在客观地描写语言的共时轮廓,反映语言的历时演变,尤其是一些常用词语的替换。回顾和总结已有断代词典的编纂经验,我们认为编纂断代词典必须先了解该时代词汇的全貌,对该时代使用的词语进行总账式的穷尽性分析和研究,才能避免现有断代词典收释词语所存在的该收未收或不该收却误收的通病。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浩大工程,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对有关文献中的词语进行统计分析,正在成为研究汉语词义和编纂汉语词典的先进手段。我们面临的任务是系统而有选择地先将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文献输入计算机,建立有关这些文献的语料库,编纂成既反映各个时代汉语的面貌特点,又彼此相辅相成反映各代词语发展演变脉络的系列断代词典,揭示出汉语古今演变的脉络,推动汉语史研究的深入进展,进而为历史性大词典的编纂和基于汉语的智能化计算机的设计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9.
何谓“天”?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意思是说,所谓天,即指自然界的时宽变化和生物演变;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从全局对孙中山的外交方略进行研究,认为孙中山的外交方略是动态的,具有日渐强烈的反帝爱国色彩和功利主义色彩。在前期相当长的时间里,孙中山一直以夺取政权、完成政治革命为主要目的,为了夺权,纠缠于种族立义与民族主义之间,有时甚至不择手段。这种缺乏群众基础的实用主义外交导致了孙中山的多次失败。五四运动后,孙中山逐渐克服自己外交方略内在的矛盾──种族主义与民族主义、爱国与出让国权的矛盾,抛弃了实用主义外交,并向彻底反帝爱国外交转变。孙中山外交方略的特色及其内在矛盾的不断克服,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特性:软弱性、革命性,也表现了孙中山的伟大的政治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