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9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1827篇
劳动科学   11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395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809篇
理论方法论   158篇
综合类   2284篇
社会学   304篇
统计学   15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前公立医院的离退休养老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的经费难题,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激励,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立医院的发展,所以在事业单位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针对公立医院的离退休养老制度进行改革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92.
谢霞 《经营管理者》2011,(15):198+193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当今社会对企业和企业家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本文通过借鉴Robbins的激励过程理论分析得出:(1)针对企业员工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能激励员工,针对其它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活动也能激励具有相关特质的员工。(2)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对员工激励的作用有多大,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认同度、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支持度以及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履行度。  相似文献   
993.
我国高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大致经历了从评审晋升制到职务聘任制的转变,伴随着全员聘任制的深入实施,与之伴生的弊端逐渐显现。本文从契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高校人事制度的特点,认为高校人事合同属于不完全契约,并比较了评审制、聘任制和西方终身教职制度的经济学属性,提出在不完全的高校人事契约中应采取弱激励的人事制度,同时营造和谐的高校组织文化,从而避免出现学术泡沫和学术不端等激励偏差现象。  相似文献   
994.
学校作为一个人力资源比较集中,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背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学校同企业一样需要对校内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其主要是教师方面的管理,让教师在工作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教育好学生,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因此,在对学校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时,应该运用激励的方法,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为教育事业做贡献。本文就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相关的建议,希望能为激励法在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做一下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制定科研激励政策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它要综合考虑学校的学科门类,学科发展状况和发展目标等诸多因素。本文从解析某地方高校自然科学成果奖励政策及其下属某学院的一些科研激励政策出发,就自然科学的某些科研激励政策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996.
在组织经营管理实践中,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提升员工的绩效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持久性难题。本文在回顾和分析内外在薪酬激励相关研究基础上,借鉴内外结合,刚柔相济的思想,构建了旨在提升组织人力资源长久动力的内外在薪酬组合激励模型,特别是提出的推动式、牵引式和权变式三种具体激励策略,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激励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帮助,并为今后有关激励与薪酬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997.
内在激励对企业外在激励供给策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员工拥有内在激励的情形下,探讨企业对于外在激励的最优供给策略。研究表明:随着员工内在激励水平的提高,企业对于外在激励的最优供给水平并不一定因此而降低;在员工内在激励发生变化的情形下,企业是否增加、减少或维持其外在激励的供给水平,实际上取决于收益函数对员工努力水平的二阶导数;随着员工内在激励的提高,无论企业所提供的最优外在激励是增加、减少或不变,员工的总激励总会提高;且企业利润是员工内在激励的增函数。  相似文献   
998.
持续的升级改造明显改善了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水平,但与此同时,电子结算体系等诸多技术水平较高的交易系统闲置现象比较普遍。从激励相容的视角,通过政府部门与农产品批发市场主办方、农产品批发商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研究各主体之间利益冲突对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技术演化的影响,发现税法与税收政策未能充分考虑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阻碍了交易技术进步,是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交易技术"能力"与现代交易技术采用"动力"之间严重不匹配的根源。提出了通过全面实施大幅税收减免措施促进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当前,对外生和内生激励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外生激励与内生激励存在着概念、本质和功效上的差异。内生激励是指人们发现该行为本身有趣并且可以从行为中获得满足,而外生激励是指人们在行为发生之后,会从与行为本身无关的一些外界回报(如物质奖励)中获得满足,两种激励机制下的管理风格各不相同。外生激励对内生激励可能存在着“挤入”或“挤出”两种效应。随着个体对外部的认知能力提升以及自我的发展的需要,外生激励会逐步内化。未来应该在个体感知的外生激励信息反馈、外生激励内化的情景因素、外生激励内化的个体因素、外生激励与内生激励的组织实证研究这四个方向进一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农户参与食品追溯体系激励机制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了食品追溯体系对农户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激励作用,得出以下结论:提高食品追溯体系的有效性、增加对提供安全食品的农户的报酬以及加大对提供不安全食品的农户的惩罚力度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必要条件。食品追溯体系的有效实施可以降低农户的隐匿行动,增加其生产安全食品的努力水平。通过对最早推广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北京市蔬菜种植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检验,得出影响蔬菜种植户参与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正向激励因素主要有:蔬菜种植的高成本收益率、可追溯蔬菜高价预期、加入产业化组织、接受政府补贴和参加技术培训,逆向激励因素主要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不安全食品供应商的惩罚力度、农户对参与食品追溯体系的风险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