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五四时期的重要诗人陆志韦之所以后来失踪于诗歌史,主要是因为在革命与激进主义流行的时代语境下,陆志韦走的恰恰是去革命化的诗体建设道路。陆志韦的古典文化人格、基督教精神立场以及新诗体建设理论等,都远离北京的革命话语与激进主义立场。陆志韦被诗歌史所屏蔽,正是作为一个新诗体建设的先驱者的不幸。  相似文献   
22.
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其政治纲领,但是三民主义不能解释这场革命的全部.在三民主义背后,在革命派的思想深处,还有一整套隐而不显却更具决定意义的价值观念或思维体系,这其中就包括进步主义、共和主义、激进主义.它们构成了辛亥革命的内在逻辑,型塑了辛亥革命的基本形态,左右了辛亥革命的走向和结局.  相似文献   
23.
无论是文化激进主义还是文化保守主义,其存在都有一定的合法性,但是,这一合法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发生改变。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化领域,出现一道新的文化景观,即精英文化由文化激进主义转向文化保守主义。引领中国精英文化潮流近一个世纪的文化激进主义思潮,之所以让位于迅速振兴起来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力增强为精英文化转向奠定物质基础;全球化为精英文化转向提出要求;"东亚现象"的出现成为精英文化转向的主要动力;反思西方现代中心话语成为精英文化转向的主观力量。可以预见,在这些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精英文化的主潮。  相似文献   
24.
《求是学刊》2021,(1):55-62
如何对待本国传统文化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一百多年以来,人们始终在保守与激进"、全盘西化"与"保存国粹"所组成的文化谱系当中左摇右摆、左支右绌、进退维谷,形成了近代中国极富悖论性的"激进-保守"的文化困境。新时代以来",两创"文化观中蕴含的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从容自信的文化心态、可解析性的文化认知、实践取向的文化标准分别替代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或自卑或自负的文化心态、整体主义的文化认知、或内或外的文化标准,从而超越了"激进-保守"的文化困境,开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5.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在"内部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出现了很多研究的瓶颈。造成中国新时期文学"内部研究"困境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学者自身的思维困境。文学的"内部研究"发端于西方,其内部的思维形态也更多呈现的是科学的思维。新时期中国从事文学"内部研究"的学者们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造成科学思维训练不足,传统思维固化,激进主义思维突出等思维缺陷,这些思维困境严重影响了文学"内部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26.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在"内部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出现了很多研究的瓶颈。造成中国新时期文学"内部研究"困境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学者自身的思维困境。文学的"内部研究"发端于西方,其内部的思维形态也更多呈现的是科学的思维。新时期中国从事文学"内部研究"的学者们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造成科学思维训练不足,传统思维固化,激进主义思维突出等思维缺陷,这些思维困境严重影响了文学"内部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27.
在"后五四时代",激进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三大思潮从各自角度对"五四意义"进行了解读和诠释,从而形成不同的"五四话语"诠释系统。激进主义从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出发,着重于从政治、救亡、民族民主革命的革命范式与政治框架去解读和诠释"五四意义",建构了突出政治意义的五四革命话语诠释系统,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革命范式"、"政治范式"开始向"发展范式"、"现代化范式"过渡;自由主义建构了凸显文化变革、突出个性解放的启蒙话语诠释系统,表现为褒新文化运动贬学生运动,把文化运动向政治运动的发展视为"干扰"、"救亡压倒启蒙";保守主义赞成文化运动的路径但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激进反传统主义,其经历了从接纳民主、科学"新外王"的"返本开新"到五四"文化断裂"的话语诠释系统转变。三大思潮对五四启蒙的不同程度认同以及对"五四意义"的多向诠释,进一步凸显了五四精神的多元性与开放性。  相似文献   
28.
历经30余年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逐渐成为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国际政治经济学把国际政治关系与国际经济关系及其互动结果和衍生现象衔接起来,从全球化角度剖析了国家与市场的现实场景、互动关系和作用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延展,特别是国际政治经济化与国际经济政治化的日益明显和相互渗透,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与其核心原理日臻完善和成熟。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学仍然受限于理性主义的分析框架。其面临着诸如分析方法和分析语言的继续充实与更新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9.
20世纪 90年代 ,保守主义成为中国知识界争相谈论的热门话题 ,但保守主义究竟何所指 ,各人的理解并不统一。与柏克的西方现代保守主义不同 ,中国的保守主义主要是一种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主张弘扬民族文化传统 ,尊崇权威和秩序 ,批判现代性 ,反对激进革命。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的双峰对峙 ,是 2 0世纪中国文化论争的基本主题 ,任何全盘肯定或轻薄乃至敌视保守主义的做法 ,都是不可取的 ,应提倡一种历史的、辩证的研究态度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0.
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以贝尔纳、霍尔丹和李约瑟为主导的英国左派科学家,对马克思主义与科学之间做出的卓越贡献完全可以与英国新左派思想家:汤普森、威廉斯和霍布斯鲍姆等人相媲美。他们在20世纪30—40年代所进行的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活动不仅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在英国推向高潮,而且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入科学领域,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时至今日,追寻他们在那个时代的脚步,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在自然科学领域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对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