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2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334篇
劳动科学   52篇
民族学   195篇
人才学   116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1169篇
理论方法论   220篇
综合类   3312篇
社会学   1718篇
统计学   19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967篇
  2013年   590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507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565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合成了Eu(3-PYA)3·2H2O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测定了标题配合物的激光拉曼光谱.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的羧基具有两种配位方式,分别为双齿和桥式.经与同构配合物Sm2(3-PYA)6·4H2O的晶体结构测定结果对照,知标题配合物中有一种Eu(Ⅲ)格位,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8  相似文献   
82.
所谓的“填埋、建造”就是填海埋谷,不断建设,这种观点认为,庞大而耗费金钱的人工物绝对出色。把自然的地表铲平再用混凝土覆盖,这是“丰饶”的体现,是“进步性”、“现代化”的行为。回顾历史,关于“进步”和“富裕”,日本的姿态大概都是从1945-1965年当中确立起来的。这个时期,日本经济呈现空前的高增长率,诞生了如今的产业、银行和官僚机构的原型。确定于20世纪60年代的思考路线和21世纪现实之间的不协调,就成了现在“文化病”的根源。  相似文献   
83.
84.
晓鸽 《女性天地》2005,(7):44-45
在外面流浪了一年多,上过当受过骗之后才知道——(一) 1985年,我出生在河南省的一个农村里。别看我是在乡下长大的,可爸爸是村里的干部,妈妈在我们当地的中学教音乐,我们家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城里人有的东西我们家都有。我是独生女,爸妈就把他们所有的爱都倾注在我身上。可以说,如果我想要  相似文献   
85.
天、地、神、人“四重整体”之思表达了海德格尔对“人之栖居”的诗意吁求,“万物一体”观念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追求人与自然、社会整体和谐的理想。尽管在思想取向、达乎本真处境的途径和对人的定位等方面存有差异,但两者都是对人在世界中所处地位和境域的深刻反省,两者都体认到,只有达乎与自然万物本然的相融相契、一体存在,才是人之在世的本真处境。  相似文献   
86.
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对传统经学采取尊重与怀疑的辩证态度,这是由他立学的宗旨和问学的态度决定的。他主张自立、自得、独立思考、大胆疑问,也因此形成了“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精神,创立了心学一系。象山经学可说是传统经学的心学化。其心学开一代学风,对推动中国学术的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7.
针对中国现代文人追求诗境这一重要散文创作现象,论述中国现代抒情散文境界的模式与类型,物境、情境、意境,辨析散文与诗歌境界的差异与不同。  相似文献   
88.
在汉代文学史上,与苑猎京都大赋和抒情言志赋保持同样均衡发展态势的还有咏物赋。而且和前代文学中的咏物描写相比,西汉及东汉初期的咏物赋在独特的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呈现出比附颂德的特点,它们强调德行使物象发生的情态改变,有一个自上而下施德的转折,所以其歌颂的对象是以帝王为主。而东汉中后期受时代变化的影响,有些咏物赋开始藉外物来抒发赋家内心之胸臆,有些则增加了对物象本身物质形态的描绘,而且在尽物之态的同时还流露出一些审美观照,将赋家的内心体察以及物象特性巨细无遗地表现出来。而汉代咏物赋这种从比附颂德到托物抒情的转变,正可使我们捕捉和把握到其中所体现的时代、文体以及赋家思想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89.
《国际公关》2022,(1):1-1
2022年2月4日开幕的第24届北京冬奥会,是在奥林匹克格言拓展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奥运盛会,承担着更广泛且深刻地向世界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以及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90.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近年来学界提出的词语和概念。作为自在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逐渐生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底蕴。其中,“天下观”“大一统”“和合”思想、“华夷一体”等观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生成的文化基因。站位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叙事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资源与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