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02篇
  免费   523篇
  国内免费   104篇
管理学   1870篇
劳动科学   62篇
民族学   739篇
人才学   194篇
人口学   76篇
丛书文集   4772篇
理论方法论   833篇
综合类   9870篇
社会学   1131篇
统计学   382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524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523篇
  2020年   644篇
  2019年   567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444篇
  2016年   579篇
  2015年   917篇
  2014年   1871篇
  2013年   1512篇
  2012年   1353篇
  2011年   1412篇
  2010年   1430篇
  2009年   1396篇
  2008年   1534篇
  2007年   945篇
  2006年   834篇
  2005年   696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504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当代生态关怀从浅层向深层发展,形成了深层生态理论.深层生态理论在其构建中向东方文化寻求资源.在对当代西方深层生态学理论的概括基础上,对于东方文化中的佛教文化进行深层生态资源上的挖掘,对其深层生态的实践也进行探讨,对已有的深度生态理论和东方佛教文化之间进行进一步地沟通,以期增进一个适合整个地球和全人类的生态保护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102.
生态主义从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政治法律、发展模式或道路、经济形态、生产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社会运动等各方面全面勃兴。这对现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挑战,也必然对其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扬弃现行地理环境概念,重新定义自然环境;扬弃现行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作用的理论,提出自然生态力范畴,并揭示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被动的最终决定作用;把自然环境纳入社会基本结构;提出自然生态力与生产力的矛盾是社会最基本的矛盾,从而使社会基本矛盾由现行三方面两对矛盾的体系发展为四方面三对矛盾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3.
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物种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了一个新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进行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这些外来物种会对入侵地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相似文献   
104.
西部大开发在西部民族地区的效应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差距,主要不是东西部城市之间的差距,而主要是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发达地区的差距。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方面的边缘化比经济方面更严重,农村边缘化比城镇更严重,老的生态问题未解决,又埋下了新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05.
绿党是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政治力量,其哲学观是把生态环境利益上升为人类最高利益,并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国家社会中心的生态中心主义,它的出现带来的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性的挑战,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其生态权利之上的价值观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挑战表现为人民主权原则的动摇、基本人权原则的错位、权力制约原则的变异和法治原则的化。  相似文献   
106.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我国“天人合一”学说认为自然万物之问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应该说这种关系的本身就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因而早在古代就已形成朴素生态学和重视生态和谐的思想,这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基础。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内容相整合,提高环境意识,以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建21世纪的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107.
后现代主义生态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价值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生态观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体系的亮点,代表了一种人类对自然更为深刻的理解方式。传统技术创新活动核心追求的是经济价值,但在后现代主义生态观的影响下,技术创新有必要实行价值转向追求技术创新活动的生态价值;用经济学以外的其他学科尤其是对人与自然实行整体关怀的哲学来关注技术创新活动已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在以生态价值为取向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我们需要将技术创新活动终端从市场扩展到生态环境。为此,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需要提出多种措施来推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生态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108.
图们江地区生态安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们江地区的生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们江地区的水土流失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区域生态安全造成威胁结合图们江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现状,探讨了保证生态安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对策,对于图们江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普遍性的社会伦理问题。生态危机的特征 ,生物共同体的联系以及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都客观地要求我们必须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加强全民性的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0.
生态学化:文艺理论建设的当代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理论的生态学化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理论建设趋向。本概略地介绍了近年来艺学与生态学交叉研究的三种思路。然后从生态学的终极性优势、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原典的生态学内涵和中国古代论的生态特色四个方面阐释了生态思维对于艺理论更新转型的意义,并认为生态化的艺理论实际上是艺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和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