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5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67篇
管理学   12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96篇
人才学   3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812篇
理论方法论   236篇
综合类   3672篇
社会学   260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422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453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就是说”能够充当话语标记,行使解释说明功能、话语组织功能、停顿填充功能.“就是说”词汇化过程分析表明,话语标记功能有发展演变关系,从最初的连词/副词和动词组合,到成为解释说明的话语标记、话语组织功能的话语标记、停顿填充功能的话语标记,成为一个词汇化程度较高的成分.  相似文献   
992.
新文学史的产生与20世纪30年代总结新文学成绩有关,是“书写现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写作主体的文化差异,文学史呈现出不同取向.对照两部沉寂的新诗史可以发现,如果让新文学史料重新开口说话,一个充满差异、具有活力的文学史图谱将充分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993.
语言是塑造戏剧形象的要素,身份认同的构建对话语表现有着很大的影响,个人必须要承担身份本身要满足的要求和社会对这一身份的期望,在剧作家及其演员有意识的策略选择下,表现出来的话语与与身份认同的紧密契合会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在基于话语分析的关于身份认同与话语表现关系的理论框架下,探究言语幽默在喜剧小品中的生成与理解,既有助于揭示当代文化思潮和特定的社会审美情趣,也有助于喜剧小品的创作实践,反映当代人所推崇的话语风格。  相似文献   
99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法学界掀起了一股民间法研究热潮。但民间法研究的使命何在一直暗昧不明,这不能不制约民间法研究的深入和民间法的复兴。当代民间法研究应当肩负探寻民间法的话语系统,推动民间法的合法化,引导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互动,以及重建社会信任系统四大使命,其中,尤应对民间权威给予充分关注,通过对其积极引导和有效规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研究使命的践履和法治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95.
话语标记语“Imean”有多种语用功能意义。在构式语法的框架下,试图把“Imean”作为一个构式来研究,分析其形式、意义、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Imean”的形成是一个语法化的结果这样一个假设,是从第一人称的动补构式[verb+complement]语法化为话语标记语构式[discoursemarker]。构式语法可以成功解释语法化的诱因。这样的分析可促进运用构式语法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同时也显示出构式语法的强大解释力。  相似文献   
996.
《呐喊》小说集是鲁迅问鼎文坛的一部力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创立的基石和成熟的标志。以往对鲁迅作品的研究偏重于对其思想性、革命性和社会性的分析,对其艺术形式的探讨、特别是对其小说中多种叙事视角的应用及转换的研究重视不够。从叙事学的角度切入,主要分析鲁迅小说集《呐喊》中叙事视角的三种类型及其转换,以展现其对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深远影响。简要分析不同叙事视角的选择对小说话语表达模式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分析汉英两种语言在话语表达模式上的异同,结合《呐喊》原文本与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的《呐喊》译本,探索各种言语表达模式的翻译策略,以期对小说叙事中不同表达模式的翻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97.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在经济理性与城市文明追求中,农民工"向城求生"成为了时代主题,但在农民工影像塑造与"后现代"称谓的背后,农民工被"看"与被"说"的权力眼睛与权力话语无处不在。在中国城乡二元格局结构中,农民工文化身份得以揭示的同时,也造成了对农民工文化身份的遮蔽。  相似文献   
998.
作为工作话语的委婉语,其委婉意义构建与人类主体审美意识有关,人类立体审美意识深刻影响着委婉话语的认知过程.委婉话语蕴含审美属性,委婉话语的审美意义来自不同心理空间的合成运作,其中主体同性作为审美活动不可或缺的心理空间处于概念整合网络的中枢,通过对话磋商与关联映射连通话语空间与感知空间,在交际语境以及人类特有的推理能力的持续作用下,经过审美选择、审美判断和审美决策等合成运作,在合成空间发生审美默契.  相似文献   
999.
以中国女性文学的宏观视角对新疆多民族女作家的创作进行观照,可以看出民族女作家带着民族和性别的双重身份,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书写方式和书写魅力,即女性视角下的文化叙事;民族文化身份、女性身份的双重认同;凸显女性主体意识,建构女性话语空间。她们的书写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构成了共鸣、共振、相互丰富的关系,为中国女性文学领域增添了新的分支、新的文本,为学术界从新的角度认识女性文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00.
当代女性主义对“他者”与“主体”的探讨,对现实男权中心主义的统治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冲击,在哲学理论层面上,批判了支撑这一统治的主/客二元对立观念,揭示出父权制文化是造成女性歧视的社会文化根源,指出两性关系本身具有的二元性,并力图消解造成这一现象的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模式,这就动摇了自近代以来的主体性哲学及其基础理性中心主义.从而为妇女的社会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