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46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560篇
社会学   92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生命本质的孤独感让艾德娜完成了自我超越之后依然难逃死亡。无疑,凯特·肖邦对艾德娜这一悲剧性抉择报以无限同情,然而她极力回避对艾德娜之死的道德怜悯,以直陈事实的勇气和坦诚迎接后世评说,而不是简单的做出品行训诫。从巴尔萨塔的神学美学视角解读凯特·肖邦的传世佳作《觉醒》中艾德娜备受争议的自杀行为,可见神学美学将善美融合统一,共同呈现了生命摇摇欲坠的惊心动魄。对于生死命题的倾心关注,将生死与美学相勾连,构成了凯特·肖邦的唯美主义文学特色。  相似文献   
82.
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分析《墙中门》的主人公昂内尔.华莱士的由非本存在回归到本存在的精神历程。认为华莱士短暂的人生历程是一部本自我的回归史,同时也揭露出社会现实对人性的奴役是暂时的,最终回归人本态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83.
<正>丈夫将有病的妻子"扔"到娘家,一扔就是一年多。妇联得知情况后介入调解,将会有怎样的结局?老父亲走进街道妇联"请妇联帮帮我闺女,也帮帮我们。我们这两把老骨头再这么折腾下去,可受不了。"这天一大早,一位70多岁的老人,缓缓走进北京市大兴区某街道办妇联。老人坐下后,便急急地说出这番话。老人名叫胡振华,有个"闺女"名叫胡雅丽,今年43岁。"几天前,闺女又在小区里打人了,我们老两口赶忙跑过去,给人家又是赔礼又是道歉。都这把年纪了,本该是  相似文献   
84.
宋媛媛 《现代妇女》2014,(8):301-301
本文通过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最著名的颂歌--《希腊古瓮颂》的分析与赏读,发现济慈用心灵与想象的眼睛从一件肃穆的雕刻艺术品中看到了艺术的永恒美,并对探讨其提出的“美即是即是美”这一唯美论断。  相似文献   
85.
罗素曾经认为每一个语句都对应一个被称作命题的超语言的复杂对象。这种观点使假失去了本体论上的区别,因为值为的语句对应的命题和值为假的语句对应的假命题都是存在的。后来,他受摹状词理论的启发,提出只有值为的语句才有对应的复杂对象,这样的复杂对象被称为事实。他以此为线索,提出了理的符合论定义:一个语句是的,当且仅当该语句对应一个事实。通过较为详细地考察罗素的事实概念的来龙去脉,分析这个概念在罗素理理论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指出:由于事实只不过是命题的别名,所以建立在事实概念基础上的理符合论的定义是一个空洞的定义。  相似文献   
86.
凡高是一位与众不同的狂野怪异的画家。在世界美术史中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的作画生涯总共不足十年 ,艺术跨跃经历了两个过程 ,即向自我的回归与向我的演进 ,被尊誉为表现主义艺术的画圣。  相似文献   
87.
正屈指数来,当校长已有八年多时间了。在过去的八年时间里,我当过四年的小学校长,当过一年多的学区校长,现在,当上九年制学校校长已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在这些当校长的日子里,有许多事情让我这个80后草根校长刻骨铭心,尤其是自筹经费办学的经历,是我校长生涯上一段永恒的办学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8.
论"希真体"     
朱敦儒的词有着非常突出的个性特征,世人称之为"希体"或"樵歌体".他的这种词风是通过苏轼这个中介,以白居易闲适诗的诗歌精神为旨归而形成的一种似苏更似白的词体特征.这种风格特征在南渡以后许多词人皆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而尤以朱敦儒最具代表,究其原因是诗化与隐逸精神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9.
落跑的小三儿赵来窝在家里上网,这时大门被捶得咚咚响,打开门,蓬头垢面的苏珊拎着一只硕大的红蓝相间的编织行李袋有如天降:"赵来,你要不收留我,我立马在你面前咬舌白尽!"赵来胆儿小,侧身给一向有点"二"的苏珊让出一条路。赵来跟苏珊是发小,一圈朋友都看好他俩,偏偏这么多年了,两人像清水下杂面似的毫无瓜葛。赵来的舌系带有点短,总把"珊"喊成"三",上学时经常扯苏珊的辫子藏她的笔记,工作后喜欢带着辣妹在她面前献宝。苏珊也随肘标榜自己的择偶标准:开车  相似文献   
90.
老子哲学的生命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生命及其精神的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理论架构是老子哲学的生命所在。在老子思想体系中 ,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有机统一 ,与此对应 ,生命也依次呈现出“”、“和”、“静”与“朴”的精神 ,它们是道在不同生命层面上的具体显现 ,具有层次性、个体性和本体性的物质。这些精神代表着生命的理想状态 ,指引着生命走向完善 ,走向超越 ,它们经过历史与传统的积淀 ,实际上已成为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人类历史文化中展示出其独特的思想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