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21篇
  免费   1952篇
  国内免费   392篇
管理学   9673篇
劳动科学   1209篇
民族学   1783篇
人才学   1589篇
人口学   1245篇
丛书文集   20210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5885篇
综合类   33149篇
社会学   8537篇
统计学   2183篇
  2024年   305篇
  2023年   1279篇
  2022年   930篇
  2021年   1462篇
  2020年   1363篇
  2019年   1404篇
  2018年   691篇
  2017年   1187篇
  2016年   1604篇
  2015年   2608篇
  2014年   6139篇
  2013年   5263篇
  2012年   6534篇
  2011年   7298篇
  2010年   6365篇
  2009年   6401篇
  2008年   7579篇
  2007年   5500篇
  2006年   4721篇
  2005年   4285篇
  2004年   2948篇
  2003年   2445篇
  2002年   2045篇
  2001年   1806篇
  2000年   1397篇
  1999年   580篇
  1998年   358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是国家基于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以数字信息技术赋能乡村建设,助力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而做出的时代选择。数字信息化时代下,正确把握内蕴于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之间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有助于厘清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和内在逻辑,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的重要路径: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创新社会参与渠道、构建乡村治理平台与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实现乡村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93.
基于S省J镇的党建创新实践,以“政党组织社会”为分析框架,探讨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党组织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问题。一般农业型村庄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着组织性缺失与艰巨性发展任务之间的矛盾。基层党组织的首要目标是如何通过加强自身组织能力建设,以凝聚各方面资源、激发振兴动力。J镇通过区域化党建推动公共服务下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及党员联户等实践形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形成了对乡村振兴强有力的引领能力。当前,应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建设为着力点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的统筹能力和再分配能力,充分调动普通党员走群众路线,以重塑乡村社会的组织性。可尝试通过区域化党建的做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4.
农村水环境长期存在“边治理、边衰退”和地方政府监管乏力问题,通过广泛设立村级河长能促进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的提升吗?基于黄河流域4省份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检验村级河长的设立对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及机制,比较不同流域差异、地理区位及村庄规模下的组群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村级河长的设立能够显著提升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对上游村庄、中小型村庄、近郊村的水环境治理绩效有显著的提升效应,且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村级河长有效治理的深层原因在于村庄内部知识资源、关系资源、动员能力发挥着中介效应,在政府纵向激励问责机制的驱动下村级河长通过资源整合与策略化动员,有效弥补自身治水资源不足的缺陷,避开低绩效陷阱,进而提升河长制在“最后一公里”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995.
基于社会学视角,对湖北宜城一个地方市场发展的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地方市场发展与熟人社会的特性紧密相关。一方面,村庄社会关系、地方性规则、社会网络塑造地方市场秩序;另一方面, 市场网络、市场规则、市场理性也在形塑地方社会关系、社会网络和社会治理共同体。在熟人社会中,社会与市场的互动呈现出从单向嵌入到双向嵌入再到动态互构的发展过程,而社会关系、社会资本和社会治理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熟人社会与地方市场互动机制的理论化,拓展了市场与社会关系研究的中国经验和理论命题,也能为当前乡村振兴中有效推进产业振兴提供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996.
接续阶层分化的研究路径,从农民互惠博弈内生视角出发,构建"人际信任-熟人社会"的分析框架,以揭示熟人社会变迁的微观动力机制。研究认为,小农经济的生产形态与农耕文明时期低社会生产力水平以致农民长期面临生存威胁之间的张力,催生了广布于乡村社会的互惠网络,农民人际信任的自我增强与经济互助及道德声誉制度的自我实施相互作用,生成并维系传统熟人社会及其发展。市场性的输入以经济分化和农民离村为着力点打破了这一继替格局。农民摆脱生存威胁后,其互惠付出意愿降低,进而影响博弈双方的行为选择。当信任的自我削弱使农民的制度化信念发生质变时,熟人社会逐步解体趋势难以逆转。流动性社会中,基于连接性社会网络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是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7.
信息——建立知识经济的根本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是表征物体和运动流程的客观存在,具有可以贮存、加工、传递、扩散、创新、增值、共享、转让等自然和社会属性,是建立知识经济的基础或前提;掌握科学有效的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是进行经济建设的指示灯,是提高智力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98.
对人的研究和人生的研究历来都是人类社会的研究主题。在以往的历史长河中,由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制约、人类思维的局限、人对自身认识的不足,因而人的问题、人生问题往往被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掩盖。作者认为人的科学是并列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群,并详细论证了人生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性,人生科学的研究对象、规律和内容,人生科学产生的必然和人生科学研究的价值,初步提出了人生科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99.
改革和完善现行失业保险制度,构建缓和失业冲击波的减震系统,增强劳动者对于失业风险的承受能力,消除其后顾之忧,是国企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保障就业和安全失业,本文探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规范化的新的失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000.
通俗文学拥有大量的读者,其存在和发展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本文从“雅俗之分”的比较和通俗文学的社会审美意义这两个方面.论证通俗文学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学存在.以求通俗文学能够获得理论上的关照和文化上的评价.促进其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