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28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529篇
理论方法论   111篇
综合类   801篇
社会学   120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中心城区边缘化:城市社区建设亟待破解的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亮  吕东霞 《社区》2008,(4):10-15
社区分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城市社区“中心边缘化”,是社区建设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是就武汉市社区的大量实证调查而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我国的农民环境抗争不断爆发而多数未能实现其抗争诉求。案例中,受到环境侵害的易村农民通过"结盟"与"树敌"、"依法"与"依势"、"示弱"与"示强"、"求内"与"借外"等多元抗争策略,试图借助政治机会、伦理道义、外部资源等提升集体行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然而,政治文本为农民环境抗争提供的政治机会在实践中被地方政府以无既定规则的非制度化应对策略予以封闭。同时,地方政府、污染企业以权力和金钱为媒介不断在乡村社会中拓殖所形成的权力结构,极大地消解了农民集体行动的意愿和能力。由于国家与农民之间缺乏有效联接和制衡机制,农民环境抗争大多处于孤立无援、进退失据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3.
资本主义社会法治文化中人民主权、基本人权、分权与制衡以及法治等四项原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孕育、奠基、成熟三个时期,实际上也就是法治文化的形成过程和一般生成逻辑。个人权利是资本主义社会法治文化的逻辑起点;政治权力的多元化,使分权与制衡原则的产生成为必然;对法律至上原则的信仰,使法治原则得以生成;公民社会或者市民社会是资本主义法治文化生成的社会基础。审视资本主义社会法治文化的一般生成逻辑,实现对当代中国法治文化的超越,关键在于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去伪存真,辩证扬弃,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4.
中国体育精英群体作为体育领域为体育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卓越人物的有机组合体,主要由体育技术精英、体育政治精英、体育知识精英、体育经济精英四个部分组成,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呈现出如下特征:1)中国体育精英群体发展的非同步化与中国体育承载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2)体育技术精英的"天赋性"特质为中国体育精英群体注入了较强的开放性;3)中国体育精英群体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逐步突显.  相似文献   
105.
在城郊农村阶层分化背景下,征地拆迁本质上是对土地增值收益在农村各阶层间的再分配过程,它涉及到阶层间的博弈关系,必然对农村各阶层的状况、阶层流动和阶层关系产生影响,重构农村阶层结构。征地拆迁对农村各阶层的影响因各阶层的权力、土地和社会关系差异而不同,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有的阶层实现了向上流动,而有的阶层则在经济、声望和职业地位等方面都下降了。征地拆迁中的阶层博弈既促成了精英阶层内部的利益联盟,也产生或加剧了其他阶层与农村体制精英的对立关系,农村阶层关系愈发紧张。  相似文献   
106.
“乡—城”迁移假定农民由乡村向城市迁移,这一假定遮蔽了实践中农民迁移方向的多元性,阶层分化是基本影响因素。以武陵山区龙马乡为例,田野调查发现公共品供给贫困,农民普遍要求迁移。然而实践中农民迁移路径受制于农户拥有的初始资本和可持续生计来源,不同阶层农民的迁移路径呈现层级性。农民迁移在目的地上表现为从城镇、中间集镇到中心村的地域层级,各迁移路径性质分别是非农化迁移、过渡性迁移和农村内部迁移,这种农民迁移实践可以归纳为“层级迁移”。层级迁移是农民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农民迁移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7.
立足于浙北D镇的个案考察,引入阶层对抗的解释框架,集中在村庄政治场域,对富人阶层参政以及村级资源分配逻辑的分析,揭示经济分化背景下农民上访行为背后所反映的阶层性特点。富人阶层通过对村级权力位置的争夺获得村级资源和利益的分配权,并遵循私人化、市场化的分配逻辑将底层排斥于外,并引起其中部分直接利益受损的底层村民以上访为主要斗争方式进行反抗。这说明在大量利益不断注入以及富人阶层当政的情况下,村庄缺乏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各阶层之间在村级资源和利益上形成了一种竞争和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108.
论教育对二战后美国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 《学术论坛》2007,(1):177-179
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率是衡量现代社会开放性的主要指标。社会流动率越高,社会的开放性越强。美国曾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二战后,在政府的干预下,美国社会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阶层流动机制。近年来,美国社会阶层上升流动率降低,先赋因素越来越成为个人社会阶层的决定因素。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教育出了问题。文章通过对二战后美国教育与社会阶层流动之间关系的论述,揭示政府的教育政策在社会阶层流动机制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9.
2001年以来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社会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2001年以来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社会影响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新社会阶层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迁;其主要群体大多以参加工商联等形式介入政治,在参加党组织和政府机关方面,呈加深之势;我国民间组织快速发展,新社会阶层参与社会事务显著增加;新社会阶层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0.
我国当代社会的传播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君喜 《人文杂志》2006,(2):134-139
随着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化、文化分化不断加剧。在此基础上,传播分化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就我国传播学研究领域而言,传播分化是一个新问题。研究者虽然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了大众传播分化的现实,但对传播分化的内涵,以及由传播分化所引起的传播冲突、传播失衡等问题,显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尚需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本文对传播分化的基本内涵、传播分化的形态及现实影响等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