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41篇
  免费   1590篇
  国内免费   228篇
管理学   6074篇
劳动科学   337篇
民族学   959篇
人才学   800篇
人口学   504篇
丛书文集   12593篇
理论方法论   2287篇
综合类   21738篇
社会学   3470篇
统计学   797篇
  2024年   496篇
  2023年   2038篇
  2022年   1145篇
  2021年   2038篇
  2020年   1940篇
  2019年   1514篇
  2018年   699篇
  2017年   1165篇
  2016年   1268篇
  2015年   1768篇
  2014年   3630篇
  2013年   2512篇
  2012年   2817篇
  2011年   3056篇
  2010年   2753篇
  2009年   2829篇
  2008年   3423篇
  2007年   2478篇
  2006年   2162篇
  2005年   1999篇
  2004年   1959篇
  2003年   1812篇
  2002年   1303篇
  2001年   1037篇
  2000年   753篇
  1999年   329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社会各界积极踊跃捐赠款物,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地方政府依循惯例,迅速指定省、市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作为接受社会捐助的专责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疫情重灾区湖北、武汉的红十字会却暴露出救援物资分配不均、捐赠收取管理费等问题。本文从国际比较视野出发,选取日本红十字会为研究对象,采取政策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考察日本红十字会的疫情防控参与机制与捐赠款物分配机制,并提出对中国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72.
73.
74.
75.
76.
中国应急管理结构变化及其理论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思维的意义上,中国应急管理实践存在着社会变迁、治理转型、政府架构、政策体系、运行机制五个维度的内在结构。以2003年"非典"疫情至2013年"芦山地震"十年间的重大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案例研究,讨论中国应急管理在这五个尺度上的结构变化。总体来看,中国应急管理结构固化与结构演进并存,目前以结构固化为主,但也存在推动结构演进的动力。通过归纳逻辑和类比方式,可以对中国应急管理的结构固化进行理论概化,提出"彗星"结构与"彗尾"效应,形成关于中国应急管理结构变化的理论命题。中国应急管理脱离结构单独推进是陷入目前发展困境的根本原因,因此,中国应急管理的发展需要回归结构,顺势而为,推动应急管理的结构演进。  相似文献   
7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物质赡养,精神需求被提到了比较高的位置.在介绍日本、美国、我国香港地区、我国台湾地区老年人精神关怀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以致府为主导,依托非盈利组织,发展多样化的养老模式,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构建我国老年人精神关怀体系.  相似文献   
78.
79.
新中国成立至今,治国理念呈现出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发展轨迹,内在蕴涵两种价值理念的转向: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失重向平衡转换;二是社会管理导向从重视生活质量向关注社会质量转换。引自欧洲的社会质量概念逐步嵌入于这两种转向过程,同时,其也为诠释社会治理问题提供了崭新视角。新时期社会治理研究不应忽视社会质量取向,应在个体实现与社会发展互动统一的视域下,建构以增进社会团结和社会信任为价值基础,以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为核心内容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80.
利用2008—2012年CHARLS项目组在浙江、甘肃两省的调研数据,通过构建两期因果模型与广义多层线性模型相结合的复合模型,克服赡养模式与老年健康间因双向因果关系而导致的内生性以及多层数据产生的生态谬误,研究结果表明:在促进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方面,物质赡养与精神赡养可以相互替代,而且该替代性存在地区、城乡、年龄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