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8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42.
尝读永丰欧阳公《稽古录》言:物常聚于所好,而得于有力之强。好古博物,摩挲前人之手泽;寻章考据,探究现实之传承。幕奇嗜癖,拯危继绝,慨然俯仰恍如旧游梦寐。何时起,收藏遂近铜臭,则若经手浮光至俗矣。余以为:藏者之意义在于存民族文化之掠影,启无知愚昧之先声,与时俱进,百折不挠,亟思所以收之,谓之旨趣所在。吾乡谭慧字启慧,号谭今居士,西江洪都人也。因仰晋逸之群贤毕至,少长成集,吐属如流  相似文献   
43.
刘赛 《现代妇女》2013,(11):266-266
“二重证据法”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由王国维先生首倡以来,对历史学、文献学等学科的研究影响甚剧。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解略述管窥。  相似文献   
44.
《钟相杨幺起义考》一书,史料丰富,考据详实,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一部研究农民起义史的学术力作。  相似文献   
45.
考据考评为主要特征的清代乾嘉学派,其创立的语言文字学和留下的丰富史料以及在其他学术领域的成就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胡适、梁启超、郭沫若等很多现代文学家都在该学派的影响下,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46.
治史方法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作者自己逾半个世纪的治史经验进行总结,将之概括为史料、考据、今古一线牵三个方面,并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47.
48.
生活在中国近代史前夜的著名学者俞正燮,出于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满怀书生报国的志向,不仅高度关注域外史地,究心东南海疆,而且非常重视民族问题,体现出他较强的经世旨趣和擅长从文献考据入手的治学特点.毋庸置疑,俞正燮是鸦片战争前后研究边疆和域外史地学者群当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49.
清代考证学兴盛,这股思潮波及各个学科,文体学亦出现考证倾向.清人于数百年疑难,发覆纠谬,破难解惑,在释名以章义、原始以表末、敷理以举统三个方面辩识考核,多成定谳,被后人接受者所在多有.清代文体考证突出,堪与六朝文体学的整体建构、明代的辨体批评鼎足而立.  相似文献   
50.
论清代数学考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清代考据方法的论著很多,但极少有人注意清人对数学考据方法的运用。本文分析总结了清代考据学者所使用的具有近代意义的用数学考据文史的方法:运算法、量化统计法、用数学法则研究《周易》,并认为数学知识、数学研究的普及是产生数学考据方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