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56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51篇
管理学   2152篇
劳动科学   553篇
民族学   90篇
人才学   711篇
人口学   99篇
丛书文集   1348篇
理论方法论   631篇
综合类   4769篇
社会学   3739篇
统计学   202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436篇
  2015年   579篇
  2014年   1384篇
  2013年   1009篇
  2012年   1257篇
  2011年   1335篇
  2010年   1248篇
  2009年   1198篇
  2008年   1359篇
  2007年   594篇
  2006年   506篇
  2005年   550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守昌 《社区》2002,(5):42-42
周恩来和邓颖超是一对有着特殊婚恋观和价值观的职业革命家,他们的爱情和婚姻有着鲜明的阶级特性、时代特性和职业特性。在他们的一生中,尤其在艰难困苦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们的离别就像一日三餐一般平常,这平常中又蕴藏着很多耐人寻味的人生意蕴,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和由衷的感叹。  相似文献   
83.
体育中专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优秀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 ,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84.
从职业流动视角来看 ,失业具有无流动性、下向流动性和被迫性 ;失业阻滞在于职业流动的规模不大 ,制度约束性太强和观念滞后 ;再就业具有上向流动性和主动性 ;再就业机制是一个由经济驱动机制、制度改革机制、就业观念转变机制和劳动力自由流动机制构成的综合性、动态性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85.
理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理性崇拜带来的结果并不总是理性的。理性主义的内在逻辑表明,理性主义下存在着政治错位,理性主义在奔向目标的过程中常常对自由进行奴役,实践中理性主义下的民主还具有非现实性。因此,理性主义应在与经验主义的结合中寻找自己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86.
郝红梅 《决策》2006,(12):63-63
11月4日,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区礼堂在鲜花与彩旗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喜庆美丽,学院第三届高职学术论坛经过近半年时间的精心组织和周密准备,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87.
88.
苏联的以“二战”为题材的作品把要表达的观念建立在对战争正义性的理解上,并从道德伦理价值角度来思考战争,爱国主义精神是其最大的主题,其反战的实质也多是对战争破坏原有的人伦秩序而激起的对战争的深恶痛绝。而美国的以“二战”为题材的作品则是在思考战争本身,鲜明的反战主题掩盖了对其他价值的判断,通过对反人道现实的揭露,激起人类对自身价值与尊严的维护。如此所表现出的两种性质的“二战”文学精神,从两个侧面反映了全方位的人类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89.
高校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司红 《北方论丛》2002,(5):114-115
职业理想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动力因素,是毕业生择业和从业的思想基础和目标导向,因此对高等学校毕业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对毕业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要注重实用性,并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0.
重塑大学生就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的不断扩招 ,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的择业观为各高校所倡行 ,但这种择业观中隐含了不少弊病。从目前我国高校就业形势来看我们认为应当从社会要求、诚信教育、职业理想及规划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在此基础上秉承“先择业 ,后就业 ,再择岗”的择业观 ,才比较符合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