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1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77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650篇
理论方法论   112篇
综合类   1008篇
社会学   103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李幼斌 《南方论刊》2012,(6):25-26,36
文化强市,重在建设。在实践理性、强势政府为特点的中国模式下,文化强市的建设,关键在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为此,政府主要应做好四大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文化自觉,做好文化强市的鼓动工作;二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做好文化强市蓝图的规划工作;三是打造本地文化品牌,做好文化强市的文化产业引导、发展工作;四是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好文化强市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52.
主持人语:理解和阅读城市,需要从文学的创作和阅读开始。文学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记录了城市的社会风俗人文信息及其发展变化,而且也是传承和发掘城市优秀文化、塑造和展示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与增强市民认同感、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手段。当前,天津文学创作及研究蓬勃发展,特别是《天津文学史》的出版,首次绘制了天津文学发展流变的全貌,为天津文学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从文学与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津味文学与城市民俗文化,地域文学的文化精神、文化意义、文化功能、文化共性、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方面展开研讨,以期在文学与城市的视野中探索天津文学与城市文化研究的新路径,并引起学界的关注和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53.
在全球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自觉实现具有主体性的文化生命构建。文化自觉的重心是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人文精神建设是文化主体建构的核心内容,同时要在文化自觉中正视传统文化与多元现代社会的融合,从而消解西方文化的单边主义,实现中国文化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54.
中国建设21世纪海洋强国,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掘海洋文化发展力,从而提升当代中国的海洋文化自觉,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取得主动权和话语权.海洋文化的发展力体现为文化和谐力、文化包容力、文化开拓力、文化创新力四位一体的整体.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五通”中最难的是民心相通,只有文化包容才能带动民心相通.当代中国海洋文化正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资本,海洋文化发展力成为助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智力支持和内生力量.实践路径包括:保护海洋文化遗产,培育全民海洋意识;借鉴其他文化优长,促进多元文化交融;发掘海洋文化潜能,发展海洋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55.
抛开史前岩画的审美意义,从实用角度出发,通过对其实用功能性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史前岩画并非远古先民自觉艺术的产物,而是无文字时代人们在与自然界进行的长期抗争中,出现的一种图式交流的文本遗存。  相似文献   
56.
“思诚”是儒家以“诚”之本体为至善法则,具有高度道德自觉的自律性修养工夫。有助于当代人坚持“真诚无妄”的道德原则,纯化“诚心正意”的道德情感,进行“克己省察”的自律行为,养成“慎独至善”的美德品质,达到“成己成人,,的伦理目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继承、弘扬儒家的“思诚”观念,通过道德主体的修身实践、加强诚信教育、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社会责任来培养诚信自觉。  相似文献   
57.
文化自觉是生活在特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发展的理解、认同及创新的状态,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自信与觉醒,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与基础.文化自觉是全球化下对后发国家与民族提出的一个重大挑战.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面临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问题.基于GZ仫佬族乡的调查发现,文化自觉的缺失源于生存与文化冲突中的主动放弃、现代文明冲击的无奈应对及现代学校教育的潜移默化.由此提出政府-市场-村庄三位一体的导引文化自觉的动力机制,即作为推动文化自觉主导力量的地方政府、以资本下乡形式的市场力量和以村规民约为主要形式的村庄力量共同作用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58.
托克维尔在美国游历期间,对美国社会中的传播现象多有关注。托克维尔放眼美国,思考的却是欧洲和法国的问题。他看到传播既是一种塑造社会的力量,对美国社会的一体化和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希望自己的国家也能借鉴美国的经验。同时,他也看到传播更是一种维护自由的途径,能够有效纾解欧洲未来的民主社会所可能带来的危险。托克维尔这种强烈的现实关怀和自觉意识,为我们探索文化自觉意识下的中国传播研究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59.
费孝通先生就南岭走廊提出的民族研究的路线图是南岭民族走廊要展开综合性调查,不仅研究各民族的历史渊源,还要对相类似的山居民族进行比较,研究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影响与差异问题,以及汉族在这个地区的作用问题。而在此之前,南岭走廊研究早在唐汉时期就已经有一个自在研究阶段,在中华民国时期进入了自为研究阶段。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才真正进入自觉研究的境界。  相似文献   
60.
只要对中国当代艺术有所了解的人都能看出来,对政治图像和近代社会历史符号的描绘充斥着中国的各个画廊和展览,大多数人对这一点颇为反感。作为一个年轻的艺术研究者,尽管谈不上深恶痛绝,但至少有点“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