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31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通过对田纳西·威廉姆斯的代表作<欲望号街车>中的戏剧表演要素的分析,探讨了由他首创并贯穿其戏剧创作生涯始终的"造型戏剧"理论--强调利用诗性语言、行为、色彩、音乐以及其他非语言性的表达方式去体现抽象主题的戏剧表现手法.这一理论可谓是威廉姆斯的戏剧理念总纲,对于解读其戏剧作品有着重要意义.但就作者所见,长期以来对此所作的表述往往流于宽泛.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欲望号街车>中对威廉姆斯戏剧理念近乎完美的应用和舞台表现,对其进行具体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22.
作为“纯艺术”的表现主义绘画,与作为实用艺术的现代包装设计,都基于共同的平面性质,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表现主义诞生之日起,便以一个全新的理念与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表现手法,打破了人们的视觉习惯,同时也给平面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包装设计多了一种样式.包装平面设计在借鉴表现主义版画的艺术观念时要注意利弊,过度地使用艺术语言会使设计作品削弱其实用价值,这就要求设计师具有较强的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23.
24.
25.
26.
弗朗兹·克兰是抽象表现主义代表画家之一,他热衷于线条,在白色画布上,一些大尺度的黑色线条纵横交错,浓重粗犷,除了线条,别无其他,更没有具象的东西。弗朗兹·克兰的作品也是如波洛克一样属于动态性的,人们看他的作品,也能理解“行动绘画”的含义,笔的运行在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徐、疾、通、滞、转、折、进、退,这一点与中国书法有异趣同工之妙。本文通过对弗朗兹·克兰代表作品的分析,阐述了对抽象表现主义的认识和对艺术的理解。  相似文献   
27.
表现主义戏剧作为现代主义戏剧的主要流派之一,之所以能够大师辈出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自于对反戏剧式的意象叙述这种崭新的叙述方式的成功运用。较之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戏剧,它所显示出来的叙述特质和叙述手段主要表现在:一、主题叙述:剧作者主观意念的全面外化和符号化;二、梦幻叙述:亦真亦幻的分裂性意象的自然变换和无时空性接合;三、反叙事结构式的内在心理叙述:人物内心意念的环形心路漫游;四、意象叙述:人物内心意念和内在心理强度的充分外化和视听化;五、身份叙述:独特的角色转换技巧和艺术同化手段  相似文献   
28.
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1863—1944)是现代艺术之父,他以表现主义风格颠覆了西方艺术的古典传统,开创了激进的现代主义艺术。首先,从艺术与原型关系入手探究蒙克一生反复绘制同一主题的心理动因,进而阐释他的诸多重复性形象所具有的突出的原型美学特质。其次,着力分析蒙克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情感原型形象:死亡意象、爱欲意象和孤独意象。这三类原型形象在其生命的不同阶段反复出现,由此构成了蒙克艺术的独特气质,进而成为深受其影响的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的典型形象。最后,转向艺术家蒙克的一个个体性问题,他明显带有情绪障碍的不稳定状态,为何导致了生命力旺盛的长寿艺术生涯,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乃是艺术创作与艺术家自我慰藉的心灵疗愈关系。蒙克作为一个现代主义大师,其艺术为美学思考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相似文献   
29.
莎士比亚的悲剧《裘里斯·凯撒》迈出了其文学上“向内转”的第一步。剧中,莎翁借助异象、音效、鬼魂、幻觉以及预言等多种表现手段异化社会事件,外化人物的心理和潜意识,诉诸读者、观众的感观,其对于人性的探索得到深刻体现,产生强烈的悲剧效果,这与表现主义戏剧在本质上有异曲同工之处。从外部世界的异化与内心世界的外化两个方面分析探索剧中的表现主义因子,释解悲剧的心理诉求与表现主义艺术手段在剧中的结合,有助于了解作者前瞻性的戏剧表现艺术尝试。  相似文献   
30.
音乐究竟能否表达情感,从古至今一直有很多的争论。从声乐形态向器乐形态转变时,旋律派与和声派的产生,到20世纪新古典主义音乐和表现主义音乐的对立产生,不难看出,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对于音乐美学情感问题的追问,各种流派一直是在此消彼长、互相对立、互相依存的状态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