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05篇
  免费   59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管理学   763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230篇
人才学   156篇
人口学   44篇
丛书文集   4113篇
理论方法论   820篇
综合类   9769篇
社会学   822篇
统计学   65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394篇
  2015年   615篇
  2014年   1004篇
  2013年   949篇
  2012年   1165篇
  2011年   1292篇
  2010年   1191篇
  2009年   1171篇
  2008年   1293篇
  2007年   1078篇
  2006年   874篇
  2005年   777篇
  2004年   715篇
  2003年   566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朱凡希 《社科纵横》2007,22(5):159-161
课堂价值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健康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一次为期两个学年的实证性教学实践证实:学习策略的培养在多媒体外语教学中是完全有必要性的,它不仅可以削减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负迁移,而且是实现课堂教学价值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2.
《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的作者,独出心裁地将赛义德针对西方的东方主义理论应用于日本,并以谷崎润一郎为例具体分析了日本大正时代的东方主义话语。该书有三个特色:1.不仅指出了谷崎的东方主义话语,而且还明确了他的“西方主义”和自我东方主义的倾向。2.以“中国情趣”为突破口,来探讨谷崎与中国文学、文化的关系以及他的中国观。3.详细考察了谷崎的两次中国之旅及与中国作家的交流,并分析了中国旅行对他创作的影响。该书在中国的翻译与出版,对中国读者全面理解谷崎润一郎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3.
指称转喻在文学语篇中的诗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指称转喻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很早就被人们注意和运用,但目前指称转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指称转喻在句子中的指称功能和语篇中的衔接功能,很少关注到指称转喻在文学语篇中的诗学功能.指称转喻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或修辞手段,而且还是文本建构者思考事物、认识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是读者理解和阐释文学语篇的一种思维方式.除了具有指称功能外,指称转喻还具有重要的诗学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结合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把传统的语境概念结构化、系统化,目的是探讨在听力对话的理解过程中,听者是如何根据具体语境提供的语言线索在认知语境中寻找信息关联,从而对话语信息进行分析、加工、联想、预测和推断的.语境的各要素在参与听力对话的理解过程中是有分工、有层次的,听者对话语的分析理解过程也是有层次地激活认知语境的各个知识单元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5.
本项研究以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文学文本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采集的数据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文学文本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应该强调并重新认识文学功能及其对英语教学的作用,特别是从认知角度研究文学功能,以及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学文本运用原则和途径的研究并提高教师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996.
作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展现了一幅轻浮放浪、玩世不恭的悲剧女性群像。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性人物,并得出女性的自私、空虚、金钱至上等悲剧性格的根源在于物质至上主义的制度及作者的男权主义、厌女症和对新女性出现的恐惧。  相似文献   
997.
郑红 《学术交流》2008,21(4):5-8
"绝对主义(absolutism)"是指16-18世纪西欧君主制国家中,关于绝对王权、主权和国家理由的学说.这一时期在西方文明的演进史中处于特殊地位--它是中世纪到近代的桥梁,西方政治思想的某些方面正是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作为当时官方的意识形态,绝对主义具有温和折衷的特征,使王权进一步抽象为政治共同体的权力和意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绝对主义思想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它的理论成果奠定了现代国家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8.
美国国家认同由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WASP)文化和"美国信念"等观点构成,主要反映了WASP文化和欧洲移民的历史认知。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多元文化主义,对美国国家认同构成了严峻挑战,在20世纪末的美国学术界引发了一场"文化冷战":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美国国家认同的核心是WASP文化,指责多元文化主义可能导致美国的分裂,而多元文化主义者更强调美国文化的多样性。受美国保守主义崛起和"9.11"事件的影响,多元文化主义转为低潮,但围绕美国国家认同的争论不会消失。从长远来看,"和而不同"的理念,即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对"美国信念"的共识,也许是对美国国家认同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999.
认知是认识和理解对象。图式是认知方面的一种方式或途径,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现将图式理论与科技英语的翻译结合起来,试图从词义选择的角度来探讨认知图式对科技英语翻译的影响。科技翻译中应充分激活关于词类及其搭配习惯,不同学科或专业知识,词的上下文和语境的认知图式,来正确选择词义。  相似文献   
1000.
在人类理解的过程中,图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认知角度上看,词典释义是对大脑中图式的物理重构,因此,文章认为英语词典释义的结构以及与图式中的填充值相对应的释义词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读者对释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