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7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418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102.
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热钱流入”与“资本外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以来,在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下,中国国际收支表中的“误差与遗漏”项目连续三年出现顺差。长期以来,“误差与遗漏”项目下的逆差一直被视为资本外逃的证据,因此,“误差与遗漏”出现顺差无疑意味着我国资本外逃的状况正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既然“误差与遗漏”逆差意味着资本外逃,那么顺差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我国已不存在资本外逃问题?另外,“热钱流入”与“资本外逃”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3.
前苏联作家布尔加科夫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采用假定性手法对《圣经》里的彼拉多和耶稣从人的角度重新塑造性格,意在阐述怯懦的危害,讽喻人类的劣性。圣经故事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上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主题上表达了作者的性恶悲观思想。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从现代意识的生成条件入手,阐述穆时英小说的现代意味的主题表现和形成表现。  相似文献   
105.
审美现象不是自然现象而是文化现象,不是物质文化现象而是精神文化现象;审美现象是真与幻、虚与实、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审美现象相关于主体而非主观的心绪、情感、感性观念,相关于客体也非客观的实体。审美的秘密可能隐藏于主体客体之间——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存在于两方面互动关系所生发的意义之中,表现于那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之中,或者可以说就是那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  相似文献   
106.
中国现代讽刺喜剧从 2 0年代兴起 ,经过 3 0年代的发展、40年代的鼎盛 ,到 5 0年代中期 ,迅速走向衰落。从讽刺喜剧本体构成的角度看 ,导因于讽刺性因素对喜剧因素的耗散 ,强大的非喜剧化倾向摧毁了凝聚喜剧美的可能性。在认识论意义上 ,剧作家在讽刺喜剧创作中忽视喜剧性因素的价值 ,不尊重喜剧的艺术规律 ,从而把中国现代讽刺喜剧引领到一种生存和发展的绝境。  相似文献   
107.
《儒林外史》和《围城》是中国讽刺小说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本文对二者讽刺艺术不同的内涵和艺术成就进行了比较。文章认为《,儒林外史》的讽刺对象直指社会制度和社会风气《;围城》则揭示了人性的根本颓败与人类的生存困境,而将道德判断延期《。儒林外史》的讽刺采用客观呈现的叙事方法,而《围城》的讽刺则采用主观说明的叙事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戏仿的最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讽刺,故而历史上其常被当作一种讽刺体裁来使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讽刺体裁,戏仿多通过借用或模仿源文本及其文体形式作为中介来实现一种间接的讽刺意图。在具体的作品实践中,戏仿的讽刺锋芒或指向源文本,或指向社会现实,或同时指向这两者。讽刺功能的存在,赋予戏仿以一种社会关怀和批判现实的人世品格,对于戏仿的文艺批评功能和社会批判功能的发挥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人生哲思     
陈思炳 《社区》2014,(17):23-23
一个人爬到山顶,两手叉腰,极目远眺,目空一切;俯身鸟瞰,万物皆小。人在巅峰,最风光,所以最得意。最得意者,最易忘形、疯狂、傲视一切,不知天大还是他大。岂不知,到了山顶,也就意味着下山。人生整个似一步一步上山,然后一步一步下山。可以说上山路就是下山路,向山上走一步就意味着向下山的路逼近一步,缩短一步,人终归还要回到山下。因此,当人处于生命顶峰即在金钱和权力的欲望极度膨胀时,要高度小心。  相似文献   
110.
山水与风景     
<正>寄居在华夏古文明心脏部位的"天下观念",一向乐于"倡导在人与他人之间(即同族的个体之人或其他种族之人,尤其是其他种族之人),必须遵循我-你关系的提调和统筹……我-你关系意味着‘王者无外’、怀柔远人,意味着化‘你’为‘我’,最终,达到不分‘你’‘我’、甚至没有‘你’‘我’的境地。"①有泯灭人我界限的"我-你关系"拔刀相助,仰仗"意义饱满的厚重概念"(thick concept)②———天下———撑腰、鼓劲,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家有机会组成一个非常打眼,也非常幸运的集团军③:在他们足迹所到之处,在他们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