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4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70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68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68篇
理论方法论   174篇
综合类   4044篇
社会学   24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单音节家具类汇的命名主要是着眼于家具的材质及其形状特点,多音节家具类汇在命名时,材质仅作为很小的一部分因素,而更重视家具的功能、材质、摆放位置等,在命名时也多采取特征语素加类属语素的方式。这种命名规律体现了附注造法在现代汉语汇形成中的作用,在形式上,可以使新更加整齐,成系统;在意义上,也便于人们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992.
纳兰性德作为康熙推行满汉文化政策的实施者,其政治因素不可能完全没有,但也不能据此就将其文化身份归属为政治特务。情感因素是构成文艺作品美感的基本因素之一,也可以说情感是艺术的生命,作家的情感容量直接影响着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通过梳理纳兰性德《饮水》的情感构成,发现其主情致、崇境界,缘情而发,情感真挚浓郁,充满了真、善、美的精神品格,因此,纳兰性德绝非只遵循清廷文化训诫,单纯出于政治目的写交友,而是昂然屹立于清代坛的一代宗。  相似文献   
993.
基于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论,分别从积极礼貌策略、消极礼貌策略和非公开礼貌策略三方面对律师辩护中的劝说方式及其语言实现手段进行研究.律师使用礼貌策略可以减轻听话人对律师话语的排斥,维持正常的交际,增强律师论辩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994.
韩国语接是韩国语教学的难点之一,它分为接头和接尾。接附着在实根上,构成新的汇,称为派生。派生在韩国语汇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研究构成派生的接,对学习和研究韩国语的学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分析韩国语接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在原来义的基础上添加新的义;二是增强汇的寓意程度;三是使部分新产生的派生改变性;四是使部分新产生的派生改变语法功能。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韩国语接的各种功能,指出了正确理解和把握韩国语派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5.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主体创作,与读者思想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诗歌由意象统摄,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同时也是诗歌的衔接手段。本文运用意象衔接理论,以辛弃疾的闺怨《祝英台近·晚春》为例,把意象的衔接分别归纳为事物类、志向类、行为类和情感类,来分析诗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相似文献   
996.
近代岭南人陈洵在艺术上师法吴文英,其语言风格有梦窗“密丽”的特色。以咏物而论,其“丽”主要体现为字面的华丽之美,善用彩章丽藻,长于运用设色法;并且善于把华丽的字面和凄伤的情感相结合,具有一种特别的美感。其“密”体现为典型意象的选择多具有丽而幻的特点,‘意象杂错堆叠与联想生发十分突出。海绡语言风格学梦窗而稍逊,其中却也有自己的突破。  相似文献   
997.
认知图式是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模式,在此基础上,人们理解并对新信息做出适当的反应。本文通过介绍图式的起源、定义和分类。讨论两者的关系,探讨了图式理论在文化负载翻译中的应用,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并得出结论:译者应不断扩充自己的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998.
汉语动发展至今,已经突破了起初的语义、语法、语用的范围和功能,组合模式已经扩展,其后的宾语,语义、语法关系也出现了多种情况.“吃”类,是汉语最基本的汇,构成较完善,成员语义分布较细致,组合能力强,语义、语法、语用的演变程度最大,其现代用法,是历时演变在共时层面的留存,分析其搭配模式,可窥见动语义语法扩展的路径及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999.
罗素的摹状理论取消了摹状的指称功能,只保留专名的指称功能,由此罗素从柏拉图和梅农的共相实在论转向殊相实在论.在罗素把亲知作为专名的重要特征之后,他把普通专名当作缩略的摹状,只保留自我中心指示的专名地位,并由此转向主观经验论甚至唯我论.斯特劳森从日常语言学派的立场出发,批评了罗素的摹状理论从而坚守殊相实在论的阵地.蒯因从罗素的摹状理论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存在是约束变项的值”,由此进入多元实在论.  相似文献   
1000.
现代逻辑创始人弗雷格认为专名与谓分属不同的层次,具有很大差别;罗素、奎因等人认为专名是缩略的或人造的谓,二者具有某种间接联系;伯奇认为专名本身就是谓,二者具有直接联系.现代逻辑的产生使得专名的逻辑地位凸显,但随着现代逻辑的发展,对专名的处理越来越形式化,离人们的直觉也越来越远.其实,专名就是专名,谓就是谓,专名用个体常元来表示,谓用谓符号来表示,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将专名转化为谓或与谓相等同的观点忽略了二者的区别,而且也违背了人们的直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