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艺术,以其多方面的辉煌成就,形成中华艺术发展史上第一个古典高峰,为后来艺术的发展确立了基调,奠定了基础.其中,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舞"艺术和青铜器艺术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诗经><楚辞>作为三代语言艺术最重要的收获,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不朽经典和范本.建筑、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虽然尚未迎来它们各自的最为辉煌的时代,但它们在三代所取得的成就仍十分重要,为其以后走向成熟与高度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石.三代除了上述一些主要艺术门类之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工艺艺术门类,这些工艺门类,大多在原始社会已经存在,在三代时期,又有新的发展.在艺术思想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的艺术思想是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史上最为灿烂的篇章之一.由孔子开创、由孟子、荀子从不同方面予以充实、发展的儒家艺术思想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思想,成为中国古代艺术思想的两个根本支柱.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在俄国的传播由来已久.鸦片战争后,随着中俄两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俄国对中国文学及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研究及著作的翻译明显增多.其中,瓦西里耶夫和托尔斯泰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长寿之道     
王大庆 《社区》2014,(18):50-51
从古到今,长寿—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诸子百家,抑或是平民百姓,都对长寿尊崇和向往。特别是中国古代的皇帝们,对长寿的追求更是到了痴迷的地步,几乎个个不惜财力、人力和物力,千方百计寻求“长生之术”,有的研制“长生药”,有的勤炼“成仙丹”,有的苦寻“不老方”,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派大臣率领童男童女三千,乘坐华丽高大的楼船,浩浩荡荡,入海寻找仙山,求拜仙人赐不老之方。可是这一去泥牛人海无消息,秦始皇久盼不归,便在阜乡亭附近的海边修建了十个祠堂,遥拜蓬莱仙人,祈求长生不老。最后尚未来得及修道成仙,自己先病死在沙丘。终年不过50岁,落个笑柄遗留人间。其实历数我国从夏禹至清末五百位大小帝王,活到七十岁以上的仅为九人,比古代人平均寿命还要短得多,真可谓“帝王七十古来稀”。  相似文献   
14.
战国中晚期文化学术思想的总结与综合成为历史的潮流,这种总结与综合表现出多种类型和形态:有同一学派内部不同分支思想的综合,有主于一家吸取它家思想成分的综合,有某专门领域学术思想的综合,有企图兼取百家构筑新思想体系的综合。此外,尚有超越于学派之上以政治实用主义的"王治"为主旨,兼摄诸子、融会百家的先秦杂家的综合等等。诸子百家各学派及其著作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综合类型和形态。这种总结与综合,一方面是对整个先秦时期文化思想学术成就的重新梳理,另一方面是在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历史形势下文化学术思想重新建构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浩瀚的古代文化遗产中 ,关于犯罪的认识和辨析随处可见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犯罪学思想 ,但目前对此尚缺乏全面的整理 ,这是十分可惜的。本文因篇幅所限 ,只能就犯罪原因这一问题向大家展示一下我国从春秋至秦汉这一历史时期中 ,诸子百家学说中对犯罪原因的种种解释。因为犯罪原因是揭示犯罪现象本质及产生的决定性问题。而诸子百家争鸣时期代表着我国文化史上最辉煌的一页。通过这种思路了解我国古代的犯罪学思想 ,可以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貌的作用。(一 )犯罪的人性原因诸子百家中的主要学说在解释犯罪原因时都从人性属善属恶出发 ,形成…  相似文献   
16.
"适"是<吕氏春秋>论音乐时重点推出的一个概念,其应用范围却遍及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吕氏春秋>通过对适行、适言、适欲、适威、适时等方面的论述,将儒、道、墨、法、名、阴阳等思想和谐统一于自身体系之中,从而使"适"成为本书剪裁诸子百家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兵家与儒、道、法等诸家思想的交融与区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兵家思想体系及特征,旨在领悟和传承先秦兵学的文化精髓。采用分析、归纳、对比、论证方法进行深层次研究。指出先秦兵家在保持自身特征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吸收其他诸子百家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借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兵家虽然不同程度地融会了儒家、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但却是以兵法、兵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兵家和诸子百家思想虽然在某些表述上字句相似,但内涵却有很大不同。兵家和诸子百家之间论兵最大的区别在于执著功利原则和崇尚人本精神的对立,从而决定了在军事思想方面的差异,即讲求用兵操作功能和追求用兵思想境界的分歧。  相似文献   
18.
明朝洪迈所著《容斋随笔》,内容博大精深,广涉历代治国安邦,纵横韬略,文坛轶事,处事哲学,历史珍闻……为历代政治家、哲学家所珍爱。媒体说它是毛泽东所珍藏,从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到建国后,精心研读,直到临终前的十三天,他老人家仍要索阅。此书篇幅浩大,总计五篇共50万字,清初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自经史诸子百家,以及医卜星算之属,靡不引证详洽。”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期的军事思想 ,处于大发展 ,大繁荣的阶段 ,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时期。频繁的战争 ,丰富的战争实践 ,为诸子百家言兵治军提供了丰富的战争经验 ,产生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军事思想理论体系。仅就军事训练思想而言 ,诸子百家也各有其独特的见解 :军队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进行战争 ;军队要根据实战的要求进行系统的训练 ;主张军事训练先简后繁、循序渐进 ;强调军事训练必须有严格的制度和纪律等  相似文献   
20.
南怀瑾先生1917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及至少年时期,已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并深得其精要。,南怀瑾先生学问博大精深,融贯古今,教化涵盖儒、释、道,更及于医卜是文、诗词歌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