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17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49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文艺思潮中关于古与今、继承与创新、保守与激进的论争是一个历久不衰的话题。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明屠尔诺与钦提奥的古今之争和发生在中国明朝的前、后七子的古今之辨,是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我们通过"返回现场",探讨中西方文艺思潮中关于古今之争的真正原因,试图揭示这样一个基本的美学原理:不能简单地把传统与创新等同于错误与正确。不能用进步论的模式来否定传统,理性不可能从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零点"开始。只有深受传统的濡养,又不乏创新的激情,创造力才有其茁壮的"根"。  相似文献   
52.
中国现在的哲学发展状况令人堪忧.在哲学研究的行列中,值得称道的人为数不多,但叶秀山先生却是我敬佩的人之一.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西智慧的贯通--叶秀山中国哲学文化论集>,该文集中的文章大部分我反复读过,可谓"学而时习之".但可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相似文献   
53.
朱子“浃洽”论是朱子读书问学解读经典的重要方法论,朱子建立了以浃洽为中心的解读经典的路径。而欲理解浃洽,又必须进一步理解与浃洽相关的几个概念,如贯通、融释、涵泳、乐成等。它们在许多情况下与浃洽杂糅在一起,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54.
孟称舜选编的《古今名剧合选》是一部元明杂剧选集,集选本与评点为一体,集中体现了孟称舜的戏曲观。在该选集的序言及评点中,孟称舜的戏曲当行论和风格论尤值得重视。其当行论表达了戏曲创作如何达到“当行”的见解,涉及戏曲人物形象塑造、戏曲语言等方面。风格论方面,他明确提出戏曲的两种风格——婉丽和雄爽,否定风格优劣论,否定“北主劲切,南主柔远”,主张风格应以作品分而不应以地域分,主张作家风格具有多样性,在具体评点中,对作家具体作品风格和整体创作风格的评价较为中肯。孟称舜的戏曲理论,在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5.
曹红 《社会学》2003,(3):52-58
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心灵逐渐变得动荡不安,价值迷失、找不到人生意义的现象时有发生。传统文化中本身所具有的心理调节机制在现代社会中已无法发挥其功能,而新的价值体系又还未彻底健全,还不能帮助人们解决心理上的困扰。人们无法调节身心平衡,  相似文献   
56.
平时,我喜好读史志书籍,所以得到《沧州古今名人传略》(新华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商宗岳、王钧主编),很快就读完了。本书12位执笔者,从76种史志典籍中,选出321位名人,各撰传略一篇。另以表格形式列出未写传文的名人348位,全书80万字,算做一项规模不小的文化工程。这对查寻、梳  相似文献   
57.
古今之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现代启示:总体上看,文学艺术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有不平衡的一面;同时,后代的文艺总是受到前代优秀作品的影响,前代作品也是在后代作品的相对参照下来显示其意义的。文艺正是在这种古今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中不断走向前进的。  相似文献   
58.
北宋"话"体诗学论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体诗学批评兴于北宋,其传统有二:一是诗学批评传统,二是诗学叙事传统.前者表现为以诗人诗作诗艺为具体批评案例的诗学批评、艺术探讨,这是构成"话"体诗学的评论性因素,诗话著作因此而在后世目录学中被归于"诗文评"类;后者表现为讲述诗人诗作的故事或考征典实,这是构成"话"体诗学的史实因素,诗话因此而始终"体兼说部".该文首先考察诗话与多种文体的渊源关系,其次考辨<唐宋分门名贤诗话>、<古今诗话>、<诗话总龟>,提出三书一体同源的看法,澄清了自宋人以来的一些误解,并比较其与<渔隐丛话>体制形态之异同.  相似文献   
59.
新历史考证学在20世纪初独特而优厚的学术文化条件下兴起,取得了卓著成就,于整个20世纪影响至巨。以王国维、陈寅恪、陈垣、傅斯年为代表,其治史基本特征是实证考察与贯通研究相结合,既注重严密考证,又重视治史观念的更新和指导,因而其成就远高于乾嘉朴学。至1949年以后,一批原先熟悉考证的学者自觉接受了唯物史观指导,遂使新历史考证学达到新的境界,可以蒙文通、谭其骧等为代表。20世纪新历史考证学的学术路向证明历史观的进步对于史学的创新和发展有根本性意义。同时,此项研究对于正确评价新中国历史学发展道路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0.
由于是校友加朋友,高有鹏教授每有新作,常常惠赠一部给我。而每次接到他的新著,我都不禁肃然起敬。他的长篇历史小说《袁世凯》,运用新材料、新观念,将历史考据和文学描述结合起来,把人们心目中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窃国大盗”——袁世凯写得有血有肉。他的学术著作《中国庙会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