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贾谊以《新书.匈奴》篇为代表的御边策写于他任长沙王和梁怀王太傅期间,体现出他在离开中央朝廷之后仍然关注国家安危,积极参与现实的精神。这些作品善于营造声势,往往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道理,进行对比时极力夸张。贾谊的御边策渗透的是儒家理念,在宣扬这种理念时多用生动的叙述和形象的描绘,使说理文具有叙事文的特征。其中分类铺陈的手法上继《楚辞.招魂》的传统,下开汉代散体赋的风气之先。这些作品有关乐府、角抵戏的叙述,对于研究汉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82.
一 公元前175年,汉文帝五年,四月孟夏一个黄昏将至的时候,一只 鸟飞人长沙太傅府贾谊房中,意态悠闲地停落在室中一隅。这只据说是主凶的鸟儿的突然到来,使得“ 罪长沙”已三年之久的贾谊思绪万端,抑郁已久的情绪再难控制,援笔写下了古今传诵的名篇《 鸟赋》。此时的贾谊,面对多 命运,内心充满疑虑与忧伤,他对自己的事业前途和人生追求感到空前的仿惶不安,甚至绝望。“忽然为人,何足控揣;化为异物,又何足患!”他似乎预感到自己为之努力和向往的某种生活方式的结束,这种具有历史性的终结发生在贾谊身上,他感到了难以…  相似文献   
83.
贾谊记载了在一次"诏置酒飨群臣,召诸子赐食"的高层酒会上,公子胡亥下陛时故意践败群臣履的故事.后世政论家以此作为秦二世胡亥道德批判、秦政批判以及更宽广领域的政治文化分析的对象.或以为"胡亥少习刻薄之教"体现的早期教育的缺失与秦朝行政体系的覆败有直接关系.而秦时文化政策和文化导向的问题,亦使得社会风尚受到影响.汉初重视太子教育,保傅制度得以健全.贾谊的相关论著对于皇族教育的这一历史进步有积极作用.而胡亥故事被贾谊作为反面参照,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84.
在中国思想史上 ,贾谊如同流星一般 ,光芒灼目 ,瞬间即逝。在贾谊的思想体系中 ,安民是一个主题。他认为安民是治国理民的核心 ,所谓“牧民之道 ,务在安之。”为此 ,他提出了安民的三步曲。他的安民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践 ,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5.
世间学问包罗万象,治学门径各不相同,但至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离不开文献,离不开古人所谓治书之学,今人所谓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汗牛充栋,内容地负海涵,治理中国古典文献是古代思想文化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而其本身也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疆域,具有独立的价值意义。本刊专设有"文献与考辨"栏目,其故亦正在于此。重视文献是中国学术的优秀传统,也是清华大学文科的优秀传统。王国维先生在"清华学校研究院"授课时提出取地下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旧材料互证,主要谈的就是运用文献的方法,体现的是对文献的重视。为继承和光大这一优秀的学术传统,清华大学于2008年4月成立"清华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中心",由中文系教授、中华书局原总编辑、长期从事古典文献和文史研究的傅璇琮先生担任主任,聘请校内外专家10余人担任研究员。顾秉林校长在中心成立仪式上强调,中心的成立是清华大学继续全面推进文科建设、努力创建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重要举措。为此,本刊约请中心部分研究员撰写了一组文章,或通过对具体文献的释读纠谬说明文献学的重要性,或分析传统古典文献学的当代新内涵,或介绍中心近期文献与文学相结合的研究项目,或思考整理古籍和继承传统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正体现了中心主...  相似文献   
86.
晏星宇 《理论界》2013,(10):135-137
贾谊君道观以人性立论,认为性乃神、气之会,强调人性可导,“习”以成善.由此,君主成人立德内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与道德觉悟;外应注重教育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皇权继承人的教育问题与左右群臣的选用问题.这些君道观念虽散见于他的著作之中,未成系统,但却基于汉初时代的需要,勾勒出了君主为政之道的基本框架,成为君道观念发展史上重要的环节,可看作是他为汉初君主安邦立国所精心配制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87.
文帝的即位背景使得他与功臣集团的关系较为微妙,在匈奴和诸侯王的双重威胁下他们必须相互依赖和支持,但文帝试图伸张皇权,功臣集团亦力图维持权势,双方之冲突不可避免。文帝与功臣集团在薄昭、贾谊的问题上,在改"德运"的问题上,互有攻守,但所有的冲突均是以间接的形式、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展开的,双方保持着不触碰对方最后底线的默契。这种政治冲突冷处理的背后蕴涵着强大的张力,凸显了汉初政局的特征。  相似文献   
88.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多次提及贾谊且对贾谊十分激赏,并多次以“清”组成的词语来评价贾谊的作品。贾谊文章给人以“清”的审美感受,除了文章运用的技巧使然外,与其心智也有很大关系。贾谊文章之“清”大致可包括文辞之清和心智之清两方面。  相似文献   
89.
自管仲以来,重粟思想就开始作为一种基本治国理念,影响早期华夏文明的政治治理.汉代贾谊和晁错的重粟思想为文、景时期的富国安民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重粟思想以其对国家政策的引领作用影响了两宋、清朝乃至当今中国.  相似文献   
90.
本文针对历史上关于汉文帝与贾生宣室夜话“不同苍生问鬼神”的种种误解作了详细的辩析,旨在从史实背景上澄清一段被误解的《史记》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