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169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92篇
人才学   117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732篇
理论方法论   130篇
综合类   2541篇
社会学   448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92.
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让高中英语课堂变得更加开放化,这在根本上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必须不断创新,才能够跟得上时代教育改革的脚步。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开展高中英语跨文化教学创新,有助于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不断实现个人英语素养的提高。本文重点对高中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3.
海峡两岸虽同属中国文化,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分隔,两岸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少有互相借鉴。本文在对海峡两岸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岸跨文化交际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实践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研究。为共同创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新视角,两岸学者应加强以上这几个方面的交流和借鉴,借助学术交流的心理认同要比简单化的"对台宣传"更有利于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94.
1966年,Kaplan首先提出对比修辞学的概念。2004年,Connor提出用跨文化修辞学取代对比修辞学。之后,跨文化修辞学研究数量猛增,出现一些新特征。基于Scopus数据库1990年以来跨文化修辞学学术论文,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维度出发,通过剖析跨文化修辞学的研究动态及演变趋势,可得出如下结论:(1)从研究状况来看,跨文化修辞学发展较快,并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如研究人员由以英语母语作者为主转向以非英语母语作者为主;(2)从研究内容来看,跨文化修辞学开放性较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具有开放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3)就研究方法而言,跨文化修辞学多样性较强,基于语料库的定量研究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9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素质教育理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英语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渐加强,使得英语在学校教学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基于这种形势下,教师需要对文化导入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进行探讨与分析,同时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进行探索与研究。这才能更好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6.
采用跨文化交际敏感量表,测定高职高专涉外实习生跨文化敏感水平。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高专涉外实习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总体水平中等略上。实习生具有较强的差异认同感,而交际信心和交际愉悦感相对薄弱。"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比"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更能增强学生文化差异敏感度。本研究为高职高专涉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97.
文化定势和民族中心主义作为两个最主要的跨文化交际屏障,对于跨文化交际成功与否起了关键性作用.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文化定势和民族中心主义的基本特征、产生根源等,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跨文化交际的实质,从而成功应对跨文化交际障碍,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8.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与科技继续迅猛发展。信息化时代和网络社会日趋显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商业活动逐步推向全球。虽然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但是各区域的文化特异性不会因为距离的缩小而骤然消失,企业要跨越不同的文化环境.在不同的文化体系内进行营销活动,从而产生一种新型的营销——跨文化营销。  相似文献   
99.
以"承诺式信任"和"说服式信任"作为2个极端点,以"调节式信任"作为连续体的中间状态,提出了"信任的连续统一体"模型。该模型解释了中国情境下基于"关系"和"面子"的信任,以及西方基于认知、基于情感的信任;从调节式信任的角度,提出了跨文化信任的框架,分析了跨文化信任构建过程的一些阶段及调节策略;给出了关于发展中国管理理论、促进管理科学中国学派走向世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0.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要了解文化差异,更要了解文化空缺现象背后认知模式的差异及其根源。中美文化中存在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这也是双方认知模式迥异的根源。在对文化空缺进行理论概述的基础上,对中美文化空缺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由此带来的中美认知模式差异。在文化空缺的基础上对中美认知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中美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促进中美关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