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11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316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91.
杨建兵 《中州学刊》2014,(5):112-115
现存的墨家典籍中没有"人性"字样,但是不能因此断定墨家没有人性思想。肯认"人性欲利"的客观性是墨家人性思想的基础,但墨家并未断言"人性善"也未宣称"人性恶"。循着墨子与孟子、告子思想的历史线索似可走出墨家人性思想的迷宫,通过《墨经》亦可直观地感受墨家人性观的内涵与意蕴。墨家人性论可简单概括为:人性"欲利";无称善恶。墨家人性思想中"欲"的自然主义与"知"的理性主义的交相辉映使墨家思想呈现出斑斓的异彩。  相似文献   
92.
潘勇 《理论界》2014,(1):144-146
戴震认为,宋儒"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造成了后世"以理杀人"的现象。为了对此进行批判,他重新诠解了"理"和"欲"这对概念。他指出,"理"就是事物的条理、分理,而涉及人事行为的"天理"则是通过以情度情而来的定然之则。这种以情度情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人都有相同的欲望,"欲"才是一切"理"的基础。这一思想突出了"理"的客观性,对人的自然欲望进行了肯定。但是他把一切价值建立在"欲"的基础上的做法,使"理"失去了规范"欲"的作用,因此,并不能真正实现批判宋儒"天理人欲"之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
在上海西门子国际贸易公司诉上海黄金置地公司案中,裁决者是否有必要对涉外因素识别条款进行扩张解释的问题备受争议。缘于涉外因素识别条款本身固有的诸多结构性弊病及条款日益凸显的滞后性与简单僵化的征象,法律适用者对涉外因素识别条款的扩张解释是适要的。为谨防扩张解释的舛误与滥用,涉外因素识别条款的扩张解释必须恪守其原则和原旨基准容许的边界。涉外因素识别条款的扩张解释必须严格遵循国际私法基本原则的价值指引和严密契合国际民商事实践新发展诉求的宏观基准。且涉外因素识别条款之扩张解释必须依循涉外因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展开解释的微观基准,遵循从涉外因素的应然外延至本源内涵的识别序列展开解释。  相似文献   
94.
95.
96.
许多小朋友在3岁前,对家中的玩具怀有强烈的占有欲,不愿与他人分享。让孩子学会资源共享,才能易于结交小朋友,尤其是上了幼儿园之后,懂得分享的孩子,更能赢得老师和小朋友们的喜爱。我孙女两岁多时,有一天,她5岁的表姐由奶奶带着来串门。我让孙女把她的电动汽车、电动米老鼠拿出来和表姐玩,玩了一会儿,孙女就要抢回她的玩具。无论我怎样劝说,孙女就是不听,反复强调:“奶奶,这是我的玩具。”我有些生气,说话的声音大了些,孙女立马哇哇大哭。  相似文献   
97.
98.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出生于世家望族,先祖杜预,是晋朝赫赫有名的镇南大将军,编纂了《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文武双全的人物。祖父杜佑,更是唐代三朝宰相,声名显赫。家世渊源使杜牧素有远大抱负,而正当壮年,想要大展拳脚的时候,却遭他人排挤。在清明大家纷纷祭拜祖先时,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壮志难酬,无法仿效祖先建立功业的心情,自然是愁不堪言的。全诗的结构、意境都是围绕这"客愁"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99.
印度始终有“性”文化传统,其中古典名著《欲经》最具争议。原因主要在于对书中“欲”的解读见仁见智。《欲经》之“欲”虽然重在写世俗性事,看似与宗教无甚关联,但由于个体性爱是群体文化中的一种元素,最终会在信仰里找到归宿。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