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休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休闲表现出来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分析了“逍遥游”的内涵、“逍遥游”与休闲的关系,认为逍遥是休闲所追求的状态和目标,从长远看,逍遥游是休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还介绍了笔者所做的以“逍遥游”为主题的《黄龙溪旅游区总体规划》,强调以“逍遥游”为主题进行开发提高了黄龙溪古镇旅游的市场感召力,为黄龙溪古镇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2.
方以智的撰述宗旨在《药地炮庄·逍遥游》中体现得尤为充分。他将《逍遥游》的宗旨概括为"见独"和"寓诸庸"。他赞大而不执大,谅小亦不执小,主张超越大小而又能大能小;有名而不应执名,居实亦不应执实,应当超越名实而又能示现为有名有实;真正的智者不执著于有用,不执著于无用,在超越有用与无用的同时,又能示现为有用,从而实现真正的逍遥游。很显然,方以智在诠释《逍遥游》时,运用中医制药的办法、般若学的无执观念和天台宗的本迹思维,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诠释特色。  相似文献   
33.
正黄瑞云先生治老庄经年,《老子本原》两版后又出修订,《庄子本原》则因种种机缘,延宕至今(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此书难产,固不乏经济因素,但更因阐释繁难,让撰者大费周章。好在成书久则悟理深,悟理深则绎意透。两书体例大致相近,长序揭示主旨,题解、原文、校释和评说,浑然一体,组成主体阐释结构。稍有不同者,《庄子》文字错讹愈甚,义理亦更晦  相似文献   
34.
林喦:王先生,这是我们第二次对话,今天的话题比较单一,但我觉得会很深刻。我们这次所讲的是您2014年出版的大作《逍遥游·庄子传》,这部书是中国作家协会组织出版的重大国家出版工程《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中的一部,由您撰写的《逍遥游·庄子传》是这项大工程  相似文献   
35.
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大多庄学研究者过多关注“逍遥游”具有自在逍遥方面的涵义,而忽视“逍遥游”境界具有层面上的差别和达到“逍遥游”的前提。本文在梳理前人对庄子“小大之辨”理解的基础上,指出“小大之辨”是达到逍遥游境界的前提。并且考察中国先秦典籍中“大”这一范畴的不同内涵,指出庄子诗学思想中的“大”与先秦其他各家不同,超越了伦理层面的道德意义而更具有审美层面的内涵,与处于西方文明源头的朗加纳斯的崇高范畴具有汇通意义。位于人类文明早期的朗加纳斯和庄子在各自文化的源头确立了崇高在社会及艺术创作中的地位,是对人的自由精神的一次提升,是对人超越现实要求的肯定。  相似文献   
36.
王英娜 《理论界》2012,(2):123-125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中具有总纲性质的篇章,它提出了"无待"的理想和对自由的追求。在作者思想的阐述中,它没有在展开一个天地大境之后就直接切入"无待"的主题,而是首先以客观的"有待"感知这个世界。在"有待"的世界中,庄子看到了物之"有待"和人之"有待",继而提出了实现"无待"理想、实现逍遥游的途径,其独有的思想、视野和境界给后人以启示和深思。  相似文献   
37.
大道若水     
王慧玲 《老人世界》2008,(10):31-31
一个星期天,因查询资料,又把早已束之高阁的“老庄”请了下来。想来好玩,20多年前,正是风华正茂美少女,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妙龄,却能沉静若水般,耽于“老庄”学说的“逍遥游”。那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相似文献   
38.
《庄子》疑难词语很多,本文选取《逍遥游》中的六个疑难词语,考释其词义源流、结构演变和词性变化,辨析其 在使用和训释方面存在的失误及其产生的原因,并补正他人训诂之失。  相似文献   
39.
魏晋人在诗中对庄子的“逍遥”境界有比较集中的描写:阮籍的以“心游”为精神的慰藉和解脱,嵇康的心身同在现实中的优游容与,西晋人的顺自然之游,以及陶渊时的心与自然泯一,可以说无一不禀承庄子的“逍遥游”思想,这正是魏晋人追寻自己个性自由的表现。  相似文献   
40.
随着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上映,关于其的讨论众多,观点各有千秋,说法各种各样。本文选择从一个普通观众、普通学生群体的角度,结合对影片及中国文化的理解,讨论了作者对于影片的感受,以及对于中国国产动漫发展的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