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36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92篇
管理学   1016篇
劳动科学   31篇
民族学   178篇
人才学   208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5234篇
理论方法论   842篇
综合类   8661篇
社会学   969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503篇
  2014年   916篇
  2013年   854篇
  2012年   1016篇
  2011年   1071篇
  2010年   983篇
  2009年   1118篇
  2008年   1298篇
  2007年   1129篇
  2006年   1039篇
  2005年   878篇
  2004年   896篇
  2003年   854篇
  2002年   858篇
  2001年   678篇
  2000年   405篇
  1999年   246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双主体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带来了全球信息资源不可逆转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德育呈现双主体性特点 ,即教育者作为实施德育和组织德育活动的主体 ,大学生作为德育活动的主体。高校德育双主体性的凸现 ,要求高校德育转变德育观念 ,调整德育目标 ,创新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本案例是一位三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一段经历:在这次交易会期间,我的工作是在广州白云机场当一名实习翻译,这是我学生时代第一次很正式的工作,我兴高采烈地找到老板,想了解一下工作任务和性质,没想到老板的吩咐非常简单,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用各种渠道、尽一切方法赚老外的钱。”  相似文献   
103.
主体间性的研究是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本文通过主体间性交往理论对教育的解读,构建了一种超越于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新型的交往形态,进而从主体间性教育交往的特征、途径以及落脚点三个方面,阐释了主体间性教育交往是师生关系的真正走向。  相似文献   
104.
胡劲 《南方论刊》2005,(10):55-55,52
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时刻不忘职业道德操守,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和责任。当前加强行风建设的春风正吹遍全市各行各业,肩负报道新闻事实,实施舆论监督职能的新闻记者就更有必要加强自身建设、以良好职业操守,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鼓与呼。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新闻界出现了一些置职业操守于不顾的不正之风,一些记者,借采访之机、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搞有偿新闻、甚至搞假新闻;或者你给我好处,我给你唱赞歌,好处多一点,调子就高一点,好处少一点,调子就低一点,甚至公然索贿,敲诈勒索……据报载:年…  相似文献   
105.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我国“天人合一”学说认为自然万物之问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应该说这种关系的本身就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因而早在古代就已形成朴素生态学和重视生态和谐的思想,这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基础。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内容相整合,提高环境意识,以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建21世纪的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106.
马克思与后现代主义都对传统主体概念进行了颠覆。在马克思那里 ,主体不再指自我意识或自我 ,而是渗透了历史性原则 ,是创造和规定人及产物的历史过程 ;其客观上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形态 ,主观上表现为人的社会历史存在。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主客二分 ,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反对寻求同一性 ,反对普遍主义 ,把以认识主体为核心的反映论作为批判的目标。这是两种不同的颠覆方式 ,但都宣判了传统主体概念的死亡。  相似文献   
107.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普遍性的社会伦理问题。生态危机的特征 ,生物共同体的联系以及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都客观地要求我们必须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加强全民性的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8.
晋久霸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思想化的建设。晋思想化的建设和发展,又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道德化的建立和发展,二是法制化的建立和发展。而道德化和法制化的发展,体现了晋化缔造们的远见卓识,他们造就了自己,也造就了大批的优秀管理,从而,推动了晋国的发展,成就了其久霸中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9.
现代性的哲学观念是指在近现代哲学中形成的成为整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现代性的思想基础的哲学精神和哲学意识。现代性最根本的哲学精神是理性意识 ,理性意识的目标和根本功能是达到合理性。近现代哲学在理性意识的指引下形成了三大现代性的哲学观念 :主体性观念、主体间性观念和历史性观念。在三者中 ,主体中心理性和主体间理性只有在历史理性的参与下才能达到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0.
文学作品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在校大学生对文学名著的价值取向,贴近他们的思想热点和心理需求,挖掘外国文学名著的启发警示意义,有助于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