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49篇
  免费   723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管理学   431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199篇
人才学   12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7772篇
理论方法论   1446篇
综合类   10461篇
社会学   495篇
统计学   35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572篇
  2014年   1120篇
  2013年   958篇
  2012年   1369篇
  2011年   1434篇
  2010年   1303篇
  2009年   1411篇
  2008年   1656篇
  2007年   1331篇
  2006年   1287篇
  2005年   1200篇
  2004年   1167篇
  2003年   1030篇
  2002年   827篇
  2001年   701篇
  2000年   561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繁育哲学是一门不断地用哲学思维方法对教育实践及其已有教育理论进行审问、慎思、明辨、重构和致用的学问。增强教育哲学这门学科的自我批判意识和自我更新能力,从而构建出并守护住教育乌托邦──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的理想,是教育哲学的使命。而师范生的特质──身份乌托邦:榜样性和模范性之理念的获得,正需要理想的教育哲学来实现。  相似文献   
992.
对波普历史观的代表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的历史哲学进行了评价。简述了波普历史哲学的基本观点 ,即历史无规律、历史不可预测、责难整体主义、推崇“渐进社会工程” ;剖析了波普的逻辑论证 ;从历史规律问题、整体主义问题及人的能动性问题等三个方面对波普的理论论述作了评析。总的看来 ,波普的历史哲学是错误的 ,但从反面也给我们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古代灾异说之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异、符瑞观念的引入,使儒家学说与统治者在政治上找到了新的契合点.灾异说在汉代蔚为大观,影响甚大.董仲舒将灾异说纳入到儒家思想体系中,在天人合一理念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理论,提出了灾异--浊政说,改变了儒家"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使儒家思想与政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儒家学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长期居于"一尊"的显赫地位打下了理论基础.汉代以后,灾异说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活和市民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概述了中西方艺术中丑学思想的产生渊源和发展历程,通过比较认为"丑"与"美"在中国艺术中相容互补、共生发展,而在西方艺术中则基本处于对立状态,难以同步生长.同时将"丑学"在两种不同文化土壤上形成的这种生存状态的差异性置于各自的哲学背景中进行审视,寻找形成中西方艺术中"丑"的不同命运的本质的、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5.
传统的狭隘的形而上学实践观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实践观的歪曲 ,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共同症结。实践不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不是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不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不是所谓“人类总体性的存在方式” ,而是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耦合”而成的“一” ,它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视野”和“立场”的本体论意义。终结形而上学实践观对于克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对立及其局限性 ,建立实践与人类生存困境及其终极关怀的联系 ,弄清“交往”、“主体际性”等交往实践观的某些基本问题 ,从根本上提升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对东西方文化价值哲学进行比较研究是时代青年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的理论前提.中国一个多世纪的现代化历程的教训昭示我们致力于人的主体性的现代化,构建适应社会现代化要求的人的价值观念,必须坚持"综合创新"、"全面发展"、"工具理性"三大方法论原则.中国的传统价值哲学的主旨在于"做人";西方的传统价值哲学的主旨在于"谋事".在"和平"、"发展"潮流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通过"跨文化沟通"以消除历史误会,从而达到"双赢",已成为东西方有识之士的共识.所以,只有学贯中西,坚持走文化会通之路,才能构建起开启历史喜剧、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正确的人生价值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997.
侯东成 《天府新论》2001,1(4):42-45
全球化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虽与当年马克思所说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有所区别,但资本世界化的实质并未改变.面对这一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发展,必须深入地研究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正确解析世界"一体化"与"多样化"的关系,重视对现代交往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8.
邓小平哲学是生产力哲学,它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质、核心和根本内容,成功地实现以政治革命为中心建构的理论体系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构的理论体系的历史性转变,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探索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最有效地解放生产力的体制模式;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深入研究生产力的最新发展趋势,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生产力哲学把唯物史观发展到新水平,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9.
作为人类历史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生产力,本身就是自然力与社会力的有机统一.它所客观固有的这一内在本质,既决定了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尤其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必须实行哲学社会科学技术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并举、并重,又决定了培育、提高先进主体生产力,必须实行哲学社会科学素质和才能与自然科学素质和才能的并举、并重.只有同时坚持这两个并举、并重,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始终履行的“重要职责”和"第一要务”,才能得到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1000.
在中国南京召开的第三届亚洲法哲学大会,围绕"21世纪的亚洲与法律发展"这一主题,分七个专题,即亚洲法哲学的新发展、亚洲法治的新发展、亚洲价值观与法律发展、转型社会中的法律与权力、亚洲法哲学的新领域、亚洲的人权与法治、全球化与亚洲法律发展,从法哲学高度探究了21世纪的亚洲社会发展与法制变革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互动机理,对推动亚洲的发展特别是亚洲法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