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19篇
管理学   3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3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2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380篇
社会学   52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文章对遗址旅游地功能分区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提出遗址旅游地功能分区的原则和“三区”布局模式。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为例,详细地阐述了“三区”布局模式的结构功能和开发策略,对其他同类景区具有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32.
中国泥塑     
【正】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相似文献   
33.
赤峰市敖汉旗是全国文物大旗(县),境内有不可移动的古代遗址4200多处,居全国县级之首,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小河西文化”(约1万年)、“兴隆洼文化”(约8000年)、“赵宝沟文化”(约7000年)、  相似文献   
34.
正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目标,加快实施"文化引领工程、文明提升工程、文化精品生产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产业跨越工程、文化改革创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等"七大工程",持续策划推出和抓好"与时代同行——蚌埠大讲坛"、"新闻创牌行动"、"走转改"、"弘扬蚌埠城市精神"、"争创全省全国文明城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文化产业四张牌"等一系列重大行动,致力于把蚌埠打造成为"城市活力充沛、文化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35.
对大遗址在西安新城市定位下的作用进行探讨,认为西安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建都之地,也是中国大遗址资源集中分布的城市之一.目前西安确立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战略性目标,为应对全球化趋势下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国际大都市定位目标给大遗址保护利用带来了历史发展契机,也带来了新的要求,研究旨在为充分认识和发挥大遗址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的积极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针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中存在的地域文化特色缺失问题,利用当代遗址保护性景观设计案例的性质与特点,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的出发点,从理解遗址区位背景、尊重遗址传统地域文化、提炼遗址文化精髓、遗址文化精髓结合设计手法、设计手法规划分析五个方面,构成整个案例与传统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体系,并深入分析其步骤、手法。本文从遗址性景观设计案例人手,结合传统地域文化来探讨我们的设计思维与应用。  相似文献   
37.
磨沟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潭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遗址东北部的齐家文化墓地保存基本完整,且规模较大.发掘结果显示:墓葬结构及埋葬过程十分复杂,埋葬方式多样,并存在殉人现象,尤其首次确认了合葬墓所具备的多人多次合葬特点.对于研究齐家文化的埋葬制度、婚姻家庭形态等学术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8.
勇强 《山西老年》2010,(9):50-51
永乐宫,位于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宫殿规模十分宏伟,布局疏朗有序,殿堂气势巍峨,整个建筑群十分壮观。这是一处颇有影响的古建筑,它以壁  相似文献   
39.
达州宣汉罗家坝、重庆云阳李家坝、涪陵小田溪战国墓地、巫山双堰塘等川东几处考古遗址显示,巴人早就进入了农耕社会,玉器与礼器反映了其社会形态,巴賨文化也较为发达。先秦时期巴人处于部落酋长时代,其青铜器反映了它与中原文化的联系;船形棺板痕迹则反映了其葬式。出土文物充分反映了巴賨民族尚武、喜好舞蹈、崇巫、尚酒、崇尚殉葬和船棺葬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0.
日本“516”毒气部队遗址的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6”毒气部队遗址是侵华日军利用化学毒气武器残害中国人民的重要罪证。“516”毒气部队遗迹的残骸,依然清晰地记录着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在日本政府否认侵略战争、右翼势力猖狂活动的今天,保护和开发“516”毒气部队遗址,保留日本军队侵华害人的罪证已刻不容缓,所以必须日军“516”毒气部队旧址进行实质性的有效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