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09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94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在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体系中,"知""行"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其所表达的实质意义与先儒的表述有很大区别。认识其内涵,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王阳明哲学思想。知的概念与性、理、心、良知、明德、天理、是非之心、未发之中等有内在哲学逻辑联系。考察知的产生、形式、特性、运行及指归。行的特征、形式、功用以及与致、克、明、格、正、去、存等相关概念比较。  相似文献   
72.
袁中道尝誉李贽为"今之子瞻",李贽与苏轼二人并论之基础及其意义何在实有值得探讨之处。苏轼备受晚明文人推崇,而李贽正是当中彰扬苏轼之第一人,研究之初首先引证李贽对苏轼之推重,其次讨论李贽在晚明苏学盛行之风潮中的代表性地位。晚明文人与道学家对立之意识,可上溯至北宋之洛蜀党争,故李贽被视为"反道学"之文人,实亦承继了苏轼蜀学与洛学对立之精神。然李贽学术乃阳明嫡传,而阳明心学尽管与程朱理学相颉颃,却无疑仍属道学一脉,以性命之学为依归。由此进一步考察李贽之"反道学",仅在反程朱之一尊;而其表彰苏轼,亦正代表了阳明心学涵融洛、蜀之精神,今日重新正视李贽与苏轼之学术,对儒学之过去与未来亦将有更开阔之思考。  相似文献   
73.
本文试图通过对"道"与"德"各自所代表的涵义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和衍化进行分析,同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探索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提供一些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74.
陶望龄受王阳明心学影响,从尽心尽性的角度,提出"偏嗜必奇"说,大反程朱理学,一时振聋发聩,并奠定了他在晚明文论史上的独特地位。陶望龄此说从刘邵《人物志》"偏至之材"引出,由人物品评到文学理论,他首次揭示并盛赞了"偏"、"奇"的关系及价值,为晚明文论注入了新说。陶望龄既提倡偏奇,又强调圆美,这与他崇尚自然的审美标准有关,而他所谓"自然"又带有强烈的心学色彩。  相似文献   
75.
"一本而万殊"是黄宗羲编著<明儒学案>的一条重要原则.李贽作为心学层次和层面的一个重要展开者,为什么不被立案,正如黄宗羲所说的"一本而万殊"的"一本"为"理",但更强调的是"心"中的"理". 而李贽的"道德规范"是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是建立在己和私的基础上的,这是和黄宗羲所认可的道德规范中"一本"的"理"是大相径庭甚至根本相反的,这也是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不为李贽立学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6.
林东城作为泰州学派重要一员,其学行在继承发挥心斋、龙溪之学的同时,亦体现出自己的倾向性变化,愈益重视工夫,对现成良知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批评。由于他身份地位的改变,逐渐背离了泰州学派平民儒学的主脉,成为泰州学派分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77.
袁燮《絜斋家塾书钞》是其家塾讲学之作,是陆九渊心学一派《书》学代表作。袁氏解《书》反对改经,常据关键词推衍义理。又借解《书》阐发心学基本观念,带有鲜明的学派特色。同时又渗透了程朱一派思想,显示出兼容性。梳理《絜斋家塾书钞》的训诂及义理新解,可以发掘时代思潮的斗争融合。  相似文献   
78.
79.
李栗谷与李退溪并称朝鲜性理学的“双璧”。作为“栗谷”学派的创始人,李栗谷思想兼容并取,不墨守所谓的正统性理学,细究其理论学说中亦具有极其丰富的王阳明“心学”内涵。以李栗谷思想中的“道本于心”“至善与中”及“知行并进”等理论为中心,可验证李栗谷学说中的诸多理论皆与王阳明“心学”思想是相当契合的,亦具有十分明显的融合与传承王阳明“心学”之特征。  相似文献   
80.
明初统治者重视著述辞章,宋儒强调的治学修身理路逐渐淡出。陈白沙倡言"非积累"这一"致虚"之说,突出了一条通过内心证悟获得真理的道路。然而,诉诸内心证悟是否意味要摒弃知识积累的方式,白沙学派与明代朱子学者围绕下学与上达的关系展开激烈的讨论。同时,诉诸内心证悟的理解方式,需要特定的悟性和资质,使得教导的普遍化成为问题。阳明后学在与朱子学者讨论过程中,将白沙所讲"积累"与"非积累"与宗教问题关联起来,儒者的关注点逐渐从经典著述转向内心证悟,再由内心证悟转向教化问题,实现了从"学"到"教"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