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99篇
  免费   732篇
  国内免费   152篇
管理学   1299篇
劳动科学   56篇
民族学   303篇
人才学   232篇
人口学   65篇
丛书文集   6249篇
理论方法论   1021篇
综合类   12324篇
社会学   1253篇
统计学   381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430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444篇
  2020年   491篇
  2019年   485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381篇
  2016年   480篇
  2015年   816篇
  2014年   1390篇
  2013年   1205篇
  2012年   1473篇
  2011年   1541篇
  2010年   1582篇
  2009年   1576篇
  2008年   1924篇
  2007年   1558篇
  2006年   1259篇
  2005年   1066篇
  2004年   906篇
  2003年   782篇
  2002年   675篇
  2001年   643篇
  2000年   435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关于拐点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常见教材中拐点定义的辨析与思考,提出自已对拐点的名称、定义以及几何与数值特性的看法,并提出求拐点的完整步骤。  相似文献   
42.
电子档案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将逐步成为档案管理的主要对象。在分析我国电子档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文章着重探讨了保证电子档案的凭证性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同时讨论了如何科学、有效地提供电子档案利用。  相似文献   
43.
论文就一些有关搭配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论作了综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搭配呈现下列渐次性特征或特性 :(1)语义模糊与语义显明 ;(2 )有理据与无理据 ;(3)结构形式的石化与可变性 ;(4)词汇层的石化与可变性 ;(5 )可接受性与适宜性 ;(6)搭配范围或幅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4.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是上世纪中后期由欧洲国家首先引入的“体育”在中国是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后转传而来的。一个世纪以来,体育在中国也随时代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此,本文将对体育的学科性和操作性做出评述,分析以此形成的体与美的价值统一。  相似文献   
45.
“性别文化”是与“性文化”涵义不同的概念 ,指男女两性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性别文化在上古神话世界有着鲜明的印迹 ,世界各国的神话都经历了由女性生殖崇拜到男性一统天下的演变过程 ,并在发展演化中印映出社会文明对“性”的差耻心和“性禁忌”。神话世界折射出人类在童年时代对自身生产从企望到审美的心智历程 ,最终形成的道德约束 ,是人类为保证自身健康繁衍的社会契约。  相似文献   
46.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应从中学化学教学的需要、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内容、中学化学实验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来选择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7.
社会性别与深层道德结构--择偶、性的道德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男权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环境中,男女在择偶和性的道德模式上存在着完全不对等的规范,男女占有不同的社会资源,这些被长久地视为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现象。文章试图从社会性别视角来探究隐藏在择偶和性风俗习惯背后的不平等的道德模式。  相似文献   
48.
文章通过对一位彝族妇女的个案分析,揭示了文化、阶级、性别是如何纠合在一起,作为一种强大的推拉力,迫使一些妇女进入和滞留于商业性性交易中的。  相似文献   
49.
庸俗社会学的木质,在于无视艺术规律,取消中间环节,把文艺这一精神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基础性结构直接关联,从而对文艺的性质、功能作出简单性规定和强制性要求。胡秋原是中国文论界从学理的层面.对庸俗社会学作出深入剖析的第一人。其理论资源,来自于普列汉诺夫的“中介论”。他对弗里契《艺术社会学》“图式化”弊端之批评,亦发时人所未见。其地球“自转”与“公转”之喻,表明了他对文学“自律”与“他律”关系的洞见与把握,并给后人以启发。+  相似文献   
50.
从孟子到朱熹的心性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对于中国心性哲学的开创 ,主要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尽心知性而知天的模式 ,在孟子看来对于心不在于去认知 ,而在于将自己的内心发挥到极致 ,这样就可以体认本心而知天。张载第一次在心性本体论上 ,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命题 :心统性情 ,把“情”这一概念置入心性问题的讨论中。朱熹则进一步发挥了张载的命题 ,提出性为体情为用 ,并在性情之上 ,加上了一个统领主宰 ,即心 ,将孟子的心性之心转换成主体性心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